『2012-2013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近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莫言出席該活動時透露:『我父親打電話說,昨天老家又來了200多人,真的受不了。但鄰居們挺開心,我老屋那兒有擺書攤的、賣零食的,還有人賣盜版書的。』他直言,希望大家別再去自己的家鄉了,『我小說里輝煌的、壯麗的場景根本看不到的。』(4月1日【廣州日報】) 1947年錢鍾書出版了小說【圍城】。一個讀者看了以後想見錢鍾書。錢鍾書說,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難道還要見見那個下蛋的老母雞嗎?幾十年過去了,國人這種情結似乎還沒有改變。現在不僅要見見『老母雞』了,甚至老母雞所在的窩,都要去看看。莫言獲獎,家裡的草,牆上的土,都給人揪去了。文曲星下凡,粘粘仙氣。國人就有這心理。這種心理,也算是一種文化吧,儘管不是一種好文化,但要改變是不易的。這是其一。 其二,這是公眾認識上的誤區。莫言,小說家,獲獎了,而且還獲這麼大的獎,自然是公眾人物,不管是媒體還是社會大眾,當然可以把聚光燈、把目光投向莫言。這是作為公眾人物必要的讓渡。相比着一般人,公眾人物就要喪失一部分權利,比如隱私權,當然也包括清靜權了。私人空間小了,想清靜也沒那麼容易了。可是,莫言雖是公眾人物,但人家的老父親不是公眾人物,而是普通老百姓啊。天天這麼打擾人家,顯然是不對的。作為媒體,這麼做是沒有職業精神,缺乏職業道德;作為個人,也是不知道尊重對方。人家老爺子,畢竟自己孩子出名了,拒絕你吧,總覺得不合適;要是擺個架子不見你吧,很可能被罵個狗血噴頭;不拒絕你吧,可人家實在是受不了,真是為難老人家了。 其三,社會熱衷於打擾莫言家人,還跟商業炒作有關。比如說,山東衛視要改編莫言的【紅高粱】,找莫言的女兒管笑笑當編劇,雖然順理成章,但在還沒有完成劇本的情況下,就這麼高調曝光,難道說不是炒作嗎?再比如說當地政府。莫言獲獎,第一個炒作的就是當地政府,什麼打造莫言故居,種多少萬畝紅高粱,不都是當地的點子嗎?這種做法,難免會打擾莫言的家人。 綜合來看,莫言的父親不堪眾擾,一方面有國人這種不怎麼好的文化心理,又不懂得尊重公眾人物家屬;另一方面是商業機構,甚至地方政府的炒作。而後者影響更大,因為它帶有極強的導向性。(王攀) 來源:羊城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