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浙江蘭溪挖出元代大司徒墓 石虎石人被隨意丟棄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10 09:36|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711| 評論: 0|來自: 錢江晚報

摘要: 石像雖然殘缺,但還有一定研究價值。 『蘭溪新330國道這裡挖出了石虎、石人,好像是一個古墓里的,不過這些文物都亂七八糟地堆在路邊,根本沒人管,太讓人心疼了。』昨天,蘭溪讀者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     ...

石像雖然殘缺,但還有一定研究價值。

『蘭溪新330國道這裡挖出了石虎、石人,好像是一個古墓里的,不過這些文物都亂七八糟地堆在路邊,根本沒人管,太讓人心疼了。』昨天,蘭溪讀者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 
  陳先生不是第一個關注到這些文物的,4月7日,網友lxlj也曾在蘭江論壇上發帖曝光此事,『這樣堆放在路邊,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流向文物黑市怎麼辦?請文物部門關注。』
  帖子還附了圖片,不少網友都跟帖表示『可惜』。
  大白天,有人用挖掘機來挖石虎 
  昨天,記者來到了這些石構件的所在地――蘭溪新330國道插口段青山壟。
  蘭谿市赤溪街道插口村,就位於國道不遠的地方。路邊,幾個村民在挖修路的土方。
  當問起新挖出的石人石馬時,幾個村民揚手一指馬路對面:『就在那邊,看,那個挖掘機剛挖走了一個。』
  記者順著他的指向望去,果然,一位平頭、中年男子開著一輛黃色的挖掘機正緩緩前行,鏟斗里斜躺著一個半人高的石虎。
  當問及這個石虎要被拉往什麼地方的時候,男子不說話,就是一個勁往前開。
  『你停下!停下!把它放回去。』說話間,幾個村民圍了上來,攔住了挖掘機。
  中年男子只得悻悻地調頭把石虎放回原地。
  『他不是我們村的,不知道是誰,肯定是想偷偷把這些拉走。』一個村民大聲說。
  青山壟上還堆著不少墓前石構件
  『這個石虎是十幾天前挖出來的,公路隊挖出來的,一共兩隻,是一對,都說是文物。』60多歲的老董也是插口村人, 按照周圍村民的說法,他比較清楚這件事。
  老董所說的這對石虎,就躺在330國道邊,上面都是黃泥,只有一隻是完整的,但是身上有深深淺淺的裂紋,另外一隻已經從半身處斷掉。
  因爲太顯眼,從國道經過的車輛,總會有人停下來,三三兩兩圍著這些石虎看。
  石虎的身後就是青山壟,雜草叢生,枝林茂盛,往裡走,類似『殘廢』掉的石虎還有兩個,另外在樹林裡面,還立著兩個半人高的石俑,不過,頭已經沒了。
  『這對石虎,一個禮拜前,有人偷偷運到富陽去賣,聽說賣30多萬呢,我們村里知道後,連夜去追回來的。』老董說,至於這個青山壠裡面的石人,在他小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還有石馬、石龜,都是一對一對的,起碼有十幾對吧,都是對稱放的,左邊有,右邊也會有。』
  老董只知道,這個青山壟里有一個古代高官的墓:『聽說是宋朝的,叫什麼名字、做什麼的就不知道了。』
  這裡是一位元代大司徒的墓
  這些石人、石虎究竟是哪位古人墓前所有?爲什麼現在被隨意的丟在路邊,也沒人管理呢?
  『青山壠這裡是元代大司徒陳萍的墓址所在,我們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時候,曾經普查過這裡。』蘭谿市博物館副館長周菊青說,這些石構件都是陳萍墓前的,『陳萍的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已經被盜了,那個時候修水渠,就把這些石構件埋在了下面,這次修330國道,就又被挖了出來。』
  周菊青拿出了當時文物普查時候的記載:陳萍墓遺址已分辨不清,青山壟水渠兩側散落有石俑、石虎、石方柱等殘件,形制古樸,周圍爲柑桔林。
  村里會暫時把這些文物保護起來
  『我們今天上午剛去現場看了,這些石構件雖然破損了,但畢竟是元代留下的文物,還是要保護的,也有研究的價值。』周菊青說,博物館本來打算把這些石構件拉回來,但是徵詢了插口村的意見,村里說要自己保護,具體的規劃方案還在研討,不過,會把這些石構件先拉回村里。
  『這裡的石虎石人,不止挖出的這些,地下埋的還有,村子打算把所有的挖出來後,統一保護、處理。』插口村一位姓董的支書說 。


來源:錢江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