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收穫】執行主編程永新發了一條微博,宣布『再也不讀【文學報】了』,稱『文革』式的刻薄語言,要把有才華的作家也一個個逼瘋!之前,【文學報】的『新批評』專刊現已出版40多期,被批評的作家包括王安憶、賈平凹、遲子建等。(見本報昨日【〖收穫〗主編宣布『罷看』〖文學報〗】)文學到底該如何批評?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批評曾為中國文學的繁榮做出過卓越貢獻,很多傑出的文學批評及文學理論文章對文學創作進行了精確的分析、細緻的研究,出現了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互長的良性態勢。九十年代以後,很多人卻迅速地墮落成為了紅包而炮製文章的文學讚揚家,為趕會場而到處奔忙並出賣自己的文學良心。那種種墮落,微妙地象徵着一個時代的道德淪喪。 【文學報】似乎有意於『反其道而行之』,設立『新批評』專欄刊發了幾十篇批評文章,批評對象全是一線作家如莫言、賈平凹、遲子建等,而且他們幾乎每個人都受到過多次批判文章捆綁式集中轟炸。 可憐的遲子建似乎被『批鬥』了三輪。翟業軍在【遲子建創作局限論》裡說,『遲子建反反覆覆地傳頌並演繹着壓抑和拯救的「神話」,從來不會反省:真的嗎?事情就這麼簡單嗎?……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遲子建的創作集複製之大全。』這個指控幾乎要一棒子打死遲子建了,她的全部寫作被判了極刑。 賈平凹也很不幸地被集中『批鬥』了三輪以上。郭洪雷在【給賈平凹先生的『大禮包』――談〖古爐〗中的錯謬》裡說『……我們不敢奢望平凹先生對價格不菲的【古爐】實施召回,但如此「千瘡百孔」的作品,作者還是應該有個說法才對。』石華鵬文章題目更犀利:【〖帶燈〗:一部沒有骨頭的小說】。一通亂棒之下,賈平凹被打得渾身爛皮,看來不根據這兩位批評者的指導來寫作,就一無是處了。 莫言的下場更為悲慘,【文學報】組織了三四輪對他的專門『批鬥』,主力隊員李建軍寫了多篇批判莫言的文章。他在【2012年度『諾獎』授獎詞解讀(下)》裡說:『他缺乏最起碼的自我約束和樸實態度,有一種刻意為之、故意賣弄的傾向……他以誇張而簡單的方式,以令人驚悚和不快的效果,塑造了一系列冷酷無情、恣縱無忌、心智殘缺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系列愚昧野蠻、畸形變態、匪夷所思的生活事象。』 這些文章大多為批評而批評,語言風格都是斧砍式,不按文理出牌。這些作者看起來要把批評對象當成『地富反壞右』,批倒批臭踏上一腳。現在自然是做不到『踏上一腳』了,但潑糞式詞語已成『新批評』里大多數文章的語言定式。他們的方法是先私設道德斗場,然後把批評對象綁上來輪番批鬥,文章題目都很扎人眼球,卻失去了文學批評的基本底線。 文學批評範圍很廣的,專業的文學批評家會對各種不同的作家作品進行研究,不會專門盯着名作家來咬以吸引眼球。【文學報】的『新批評』欄目的這種有意約寫、脫離作家作品的本身巧立名目、杜撰莫須有罪名加以棒殺的文章,已經嚴重地喪失了文學批評的基本立場,更喪失了準確、公正地評價作家及其作品的態度。這樣的『新批評』,其實『很舊』,舊到了『文革』檄文的程度了。(葉開) 來源:新京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