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感謝成龍讓保護文物古建築的話題引發關注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10 19:42|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543| 評論: 0|來自: 新民晚報

摘要: 近日,香港演員成龍連發四條微博,表示正在考慮把他20年前收藏的十棟古建築中的四棟送出國門,捐贈給一所新加坡大學做教學之用,並且表示,『幾乎有衝動想把其餘那六棟也捐給他們』。 新聞一出,立刻引起網上激烈 ...

近日,香港演員成龍連發四條微博,表示正在考慮把他20年前收藏的十棟古建築中的四棟送出國門,捐贈給一所新加坡大學做教學之用,並且表示,『幾乎有衝動想把其餘那六棟也捐給他們』。

新聞一出,立刻引起網上激烈的討論。大家關注的焦點,基本上在於究竟是應該把古建築捐給新加坡大學,還是送回原地重建。然而,當換一個角度思考時,我們似乎也應該感謝成龍,正是他的名氣和影響力,才使得古建築保護這個相對冷門的話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保護古建築,似乎更像是一種口號。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宅子究竟在今天如何估量其價值?當老宅子與商業開發衝突的時候,怎麼辦?住在老房子裡的人想改善居住條件,怎麼辦?此次成龍的捐贈事件,會不會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討論這些問題。

在目前存世的古建築中,雖然不乏各級政府確定的文保單位或文保點,但更多的老房子並不是國家保護的對象。而且,大部分古建築的所有權分屬於集體或個人。因此,古建築的保護和管理,較之其他文物,要複雜和困難得多。

多年以來,異地復建古建築的案例並不少見。像2011年,安徽一家民俗博物館就從黃山地區整體搬遷復建7座徽州古建築。由於徽州古民居大多年代久遠,且為磚木結構,火災及白蟻隱患比較突出,原址保護維修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因此包括安徽省博物館在內的一些機構,開始探索以異地復建的方式來保護古民居。然而,這種復建的形式究竟對保護古建築作用幾何,公眾並沒有看到有關部門給出的評估。如果不是此次成龍要將古建築送出國門,可能這個話題早已被人們忘記。

從文物保護的角度看,包括古建築在內的任何文化遺產的產生和延續,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和文化土壤,脫離了它們的『故鄉』,也就降低了其意義和價值。但是,當古建築面臨毀損、拆除時,異地搬遷復建或許也算是一種保護措施。當老房子的主人和國家都無力保護,財大氣粗如成龍者,買走老房子,並好好保存,也未必是壞事。

保護古建築是一個專業話題,對於大多數『門外漢』來說,最多也只是湊個熱鬧。現在黃山市政府表示,『願提供最好的地塊、技術最精湛的工匠和相關經費支持,迎接古建築回家。』這到底是衝着古建築,還是衝着成龍的名氣暫且不論,老房子若真能回家,總歸值得慶賀。

成龍收藏的這些古建築何去何從,決定權當然在成龍手中。應該看到,古建築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既要妥善保護又要永續利用,深入思考如何才能使古建築生命長青,比僅僅討論其去留,更加有意義。(方翔)


來源:新民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