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觀點交鋒 武俠小說能否登上文學的大雅之堂(2)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12 22:43|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66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反 方 武俠小說定義很模糊,究竟什麼類型的小說叫做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是我們定義的武俠小說作家,那麼【水滸傳】、【三俠五義】算不算?科幻分軟硬,武俠是否也分?我不得而知。在源頭我就處於 ...

反 方

武俠小說定義很模糊,究竟什麼類型的小說叫做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是我們定義的武俠小說作家,那麼【水滸傳】、【三俠五義】算不算?科幻分軟硬,武俠是否也分?我不得而知。在源頭我就處於一個迷糊的狀態。

在我看來,武俠小說是有它的硬傷的,而這些硬傷是阻礙它進入文學史的原因,當然也許真正阻礙的原因是利益尋租或者是別的什麼,但是這些硬傷的存在,恰恰制約了這類文學的發展和所謂的格調。

首先核心的就是價值觀的問題,在我們熟知的武俠作品中,不管你是掉進山洞撿到秘籍,還是路遇高人口傳心授,最終你技高一籌獨領風騷的時候,就變得不可一世無法駕馭,在這個狀態下,武功高低是評判能力的唯一標準,法律道德甚至情感都被忽略掉了,武林高手犯上作亂可以說封建統治者昏庸,綠林豪傑打家劫舍可以說殺富濟貧快意恩仇,這樣的人治,和我們當下的法治社會是相悖的。能力當然有高有低,但是無規則不成方圓,當下社會還是有所約束的。所以這種差異造成了武俠小說對於閱讀者的影響,至於多大年齡會被這種價值觀所左右,那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各門派之間的武功類別,也是很吸引人的一部分,武當派的九陽功,丐幫的打狗棒,段式的一陽指,華山派的獨孤九劍,都是在各種武俠小說中獨領風騷的武功,但是門派之間的鬥爭也被武俠小說作家們津津樂道,在各立山頭占山爲王的江湖,獨門絕技牢牢掌握在自己門派中,華山論劍以武會友本沒有錯,但是這種門派的爭鬥,複製到現實生活中,變成了一個令人很惱火的問題,比如在藝術教育上,某一種藝術類型的風格被分成了多種門派以後,各門派的『掌門人』爲了占領話語權甚至是更大的利益,將門派鬥爭放在了第一位,這就對教育本身沒有任何好處了,而武俠小說中恰恰宣揚了這樣的理念,甚至用邪派和正派來劃分三六九等以占領道德高地,這對於現實生活也是有不良影響的。

然後,你有幸在午夜找到一個蹩腳的電台,能聽到各種江湖郎中叫賣的段落,治療不孕不育的,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的,甚至氣功治療癌症的。這樣的東西雖然滑稽可笑,有一個人上當,騙子就贏了。在我們的武俠作品中,迷信性質甚至是偽科學的東西比比皆是,從內功心法到輕功水上漂,再到隔山打牛甚至是運氣逼毒,這些點子恰恰給了現實中的騙子最好的來源說明,而對於武俠小說的盲目推崇也會讓人對於這類迷信警惕度下降,到今天還在世界各地招搖撞騙的某大法,沒準也是借鑑了某種腦殘神功吧?

最後,武俠小說的衍生品質量之差令人髮指,各類武俠題材的影視劇、國產動畫片充斥於市場中,但是除了李小龍的硬功夫和成龍的好萊塢式的幽默,大部分還處於飛來飛去刀光劍影,一個威亞加一個替身就能塑造一個大俠的階段上,這類型的作品,在國際上這些年已經被看透了,也看夠了,這裡面有影視劇盲目跟風的原因,也有題材上的局限性。畢竟,人家那邊琢磨的都是3080年的宇宙空間站的戰爭,你這邊還提著刀煉著丹,怎麼琢磨都差那麼點意思。

武俠小說有濃厚的中國色彩,也有很明顯的可取之處,但可以說,成就了金庸也敗了武俠,金庸給武俠下了調子,這麼多年出不了頭,韓寒一部【長安亂】還被懷疑是不是本人作品,但這麼多年對於武俠的框框有所突破的也就這部【長安亂】了,剩下的新作品無非都是在穿破鞋走老路,目前武俠小說的硬傷讓它還沒有進入文學史的資格,當然這和格調沒有關係,入不入流不是入選的條件,我希望也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能有一批武俠作品有所突破,讓武俠精神發揚光大,到那時,我想進不進文學史,自有公斷。(吉安冰)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