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觀點交鋒 武俠小說能否登上文學的大雅之堂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4-12 22:42|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996|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近日,兩則關於武俠小說的新聞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有網友提議把古龍寫進文學史,很多武俠迷對此大力支持,而反對者認為武俠不能登大雅之堂;二是在北京市朝陽區首次公布的小學圖書館圖書基本配備書目中, ...

近日,兩則關於武俠小說的新聞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有網友提議把古龍寫進文學史,很多武俠迷對此大力支持,而反對者認為武俠不能登大雅之堂;二是在北京市朝陽區首次公布的小學圖書館圖書基本配備書目中,武俠作品【射鵰英雄傳】入選其中。對此,很多『80後』感嘆:比起當年偷着看武俠被老師抓,現在的小朋友真幸福。但是很多家長仍然擔心,孩子看了是不是會荒廢學業?武俠小說能否登大雅之堂的爭論再度引人關注……

正 方

武俠作家是否真能進文學史,武俠小說是否真能適合兒童閱讀?這些報道引起了人們對武俠小說的文化定位的重新看待。武俠小說流傳範圍之廣、讀者之眾,遠非其他通俗小說可比,特別是近些年研究金庸小說的『金學』越來越被追捧,然而譽高而毀至,隨後不乏有人不滿、批評和論爭,斥責武俠小說是文化垃圾、快餐文化之聲不絕於耳。1994年、1999年出現了兩次對金庸小說的爭論,捲入者眾多。現在又有72本【古龍文集】被重新出版,還有多部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風生水起,新一輪『古龍熱』襲來。

實際上,如何評價武俠小說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由論爭引發的諸如通俗文學與雅文學之關係、批評家的心態等文學理論批評的問題,乃是當今文學研究者應重視的問題。

首先,人們對武俠小說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評價不夠客觀、公允。以往對武俠小說文學地位的爭論主要圍繞着金庸作品進行,並最具代表性。現在看來爭論雙方都有其偏頗之處。『批判方』多是以現實主義的一元標準去衡量現代主義或浪漫主義的武俠,他們認為武俠小說先天趣味低下、自身的文學類型就決定了它是精神鴉片,並以純文藝高於通俗文藝的先驗立場,來否定武俠小說的藝術品位;『力捧方』則是過分專注於挖掘武俠小說的現代性價值和意義,而沒有看到其弊端和缺陷。其實金庸本人就不止一次表示了其可能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的擔心。畢竟大批的武俠小說良莠不齊。金庸、古龍等人作品的成就在成千上萬部的武俠小說中只是鳳毛麟角。如今北京市朝陽區小學圖書館只選擇了性格憨厚仁義、敢於抗暴的『靖哥哥』,而沒有選擇貪財好色、左右逢源的韋小寶,自然有其原因,我們必須冷靜看待。

其次,就文學的雅俗問題而言,雅俗是兩種審美取向,並無高下之分。可這種雅俗共賞的理想化的文學觀念,似乎總是在某些具體社會環境、文化語境中遭遇『話語霸權』的挑戰。從批評家的文本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人在批評中的霸權現象。有人說:『一個通俗小說作家(指金庸)怎麼能做中國最高學府的名譽教授呢?』還有人說:『若將小說分為三六九等,在嚴肅的高雅人士面前,武俠小說估計是不入流的一類。而且武俠小說無非就是報仇、尋寶藏、找武林秘籍之類的,成天打打殺殺,大多數是一種模式。』各批評者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所持的批評理論的相異,常常在批評同一對象時所持的見解和所得出的結論不僅迥然有別,這卻容易致使價值標準與批評對象完全脫節。這恰恰反映批評者批評手法的單一性、落後性等。真正的文學批評應是一種向他者開放的對話,而不是裁決。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文本,批評家卻得出了完全相左的評論?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對武俠小說的批評是否立足於其恰切的文化定位。筆者認為,考察武俠小說的價值和意義應立足於它作為大眾文化組成部分,不能『一竿子擼到底』,簡單地對這一類型文本的文學意義作徹底的否定。而它屬於大眾文化的範疇,我們就不能簡單套用精英文化的標準對其進行不切實際的要求。畢竟在海內外的華人文化圈中,那麼多人這麼長時間迷上金庸及其他武俠文學作家,說明武俠小說這一類型文學有其獨特生命力,滿足着人們某種閱讀期待和接受心理。誠如有人說:『我們可以從學理上否定金庸,但沒有一個出租書屋的老闆會拒絕金庸。』

對武俠小說的文學江湖地位之爭反映了當下文化與文學觀念的劇烈衝突,如果這可以啟發我們思考如何讓學術文化走上更加健康有序的軌道,或許其意義也就超過了論爭本身。(晗 寧)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