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賬簿,記錄了當時過清明節的出納明細。 清明節剛過,記者從長沙市博物館了解到,該館徵集文物辦公室近日徵集到了一本1899年至1931年的清明賬簿,距今已有113年。從賬簿中可以窺見當時人們過清明節時的許多細節,這樣珍 貴的手抄本,保存至今頗為罕見。 百年前的賬簿都記錄啥 4月5日, 記者在長沙市博物館看到,該賬簿毛邊紙,套紅,木刻印刷,線裝,紙張為泰華堂出品,泰華堂是晚清紙品名店,封面用桐油塗過,已脆化。除封底脫落、封面上少了幾個字外,該賬簿保存完整。 賬簿徵集人、原長沙市博物館黨委書記杜鼎華介紹:『這本長沙樂善宗祠清明賬簿來自長沙縣,是晚清、民國初常見的民間流水賬賬本,詳細記錄了從1899年至1931年共32年裏每年宗祠清明祭祀的開支,以及糧錢出入,田土山林租佃變更,田畝、山川產權範圍、戶主等情況。』 看看百年前怎麼過清明 從賬薄上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清明祭祖時的各項流水賬信息。比如,每年主持清明祭祖儀式的人是通過選舉公推出來的;清明節時除了祭祀掃墓用品外,還要買火藥在祭祖時放銃;人們還要為了清明祭祖儀式後的聚餐上山挖筍、殺豬。清明時節除了祭祖,還要修葺房屋、田埂等。 另外,捐稅支出也是該賬簿記錄的項目之一。據查,支出中有自衛團、挨戶團、清鄉團、總團等捐款、糧餉等項目,苛捐雜稅可見一斑。 杜鼎華說:『這本賬簿32年無間斷反映我國民間宗族、民俗節日活動,保存至今極為罕見。到目前為止,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 來源:三湘都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