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富與他的竹貨專賣店 周琳旭 攝
中新網恩施4月6日電(姚禎發 唐金洲 周琳旭)6日上午,在湖北恩施市博物館旁的『竹貨專賣店』前,幾位中年婦女正笑呵呵地挑選着自己喜愛的竹製用具。 58歲的老篾匠陳光富一邊介紹着自己的產品一邊忙着編制篾器。記者發現,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竹製用具。幾分鐘時間,陳光富在忙着手裡活兒的同時就做成了2筆生意,數着手中剛成交所得的鈔票陳光富愜意的告訴記者,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員工,保守點說,月均收入了超過3000元。 陳光富介紹,花2分鐘編好的小篾圈可以賣2元錢,一雙草鞋賣20元至40元,各種花樣背簍就能賣到40元至200元。 『有人買小篾圈一次就買幾十個,如果拿到菜市場去賣,那價錢會賣得更好。』陳光富說。他的篾貨除了一般居民喜愛外,還受到了一些劇團的青睞,經常有劇團演員上門來買他的背簍、草鞋等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竹製用品作道具。陳光富做篾匠是從20年前開始的,當時他還是一個到處承包小工程的包工頭。因為他對編織篾器感興趣,於是自學成才,開始了篾匠生涯。
他告訴記者,編織篾貨看起來簡單,但學起來並不容易。曾經有幾個大學生對編制篾器很感興趣,要求跟着他學習。『我編一個篾圈只要2分鐘,他們學一下午還沒學會。』陳光富說。 『現在恩施會織篾貨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年輕人覺得織篾貨是老輩人的事情,儘管賣篾貨能掙錢但是都不願學。』陳光富說着,對篾具的前景透出一些擔憂。(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