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皇甫謐故里拜祖大典將於8月6日至8日在甘肅舉行。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稱,舉辦該活動的目的是『讓全球的針灸人來祭拜針灸先祖,讓大家知道針灸的發源地在中國』。 劉保延5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介紹說,活動期間,將舉辦皇甫謐文化藝術節和祭拜皇甫謐大典,舉行【針灸甲乙經】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創新針灸技術,宣傳和弘揚中醫針灸的文化價值等。 皇甫謐是魏晉時期著名學者,其所著【針灸甲乙經】構建了針灸學的理論框架,長期以來作爲針灸傳承教育的範本,並先後傳入朝鮮、日本、東南亞和歐洲等地。 中醫針灸2010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劉保延說,申遺成功後,中國針灸學會在『2010年敦煌國際針法灸法技術演示暨學術大會』上發出在皇甫謐的誕生地――中國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祭拜皇甫謐的倡議,並得到美國、加拿大、法國、奧地利、挪威等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區的與會400多名專家學者的響應。 劉保延稱,全球有160多個國家在使用針灸,『倫敦就有3000多家針灸診所』。目前,已有多國把針灸納入本國醫保當中,國外很多保險和研究部門開始對針灸的治療效果、機制進行研究。 被問及中醫針灸在國際上推廣所面臨的挑戰時,劉保延坦言,其安全性被廣泛承認,而在有效性方面,國際上希望中醫針灸有循證醫學的證據。(歐陽開宇)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