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喜歡閱讀網絡小說的讀者發現,有一些網絡小說原本平淡無奇,卻上了人氣頗高的網絡小說排行榜。有關媒體追蹤發現,這是網絡文學的寫作者『打榜』所致。
網絡文學的『打榜』,其實就是寫手尤其是一些新手,為了迅速提高作品的人氣,自己花錢點擊閱讀自己的作品。依靠『點擊率』增加閱讀人氣,這已是一些網絡文學網站作品推廣的運營模式。這種形式在『新書人氣榜』中最為突出。 有一家網絡文學網站目前新作上榜依據的就是『人氣值=周點擊量+周獻花量×10+周收藏量×15』這樣的公式。結果就出現了有的網絡文學作者自己花錢『打榜』的情況。這些網絡文學作者這樣講『打榜』的體會:『打榜』的費用其實並不高,有的付費閱讀網站,周點擊量超過10萬次就能上榜,按照每點擊一次2分錢來算,也就不過2000元。更何況,隨着名次的提高,就會吸引那些不知情的網絡文學的讀者越來越多地加入閱讀,作品本身的點擊量也會大幅上升。如今,這種為自己的網絡文學小說『打榜』的現象,在網絡文學寫作和網絡文學發佈的網站,已經越來越流行,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潛規則』,以致『現在不少寫手都這麼做。糟糕的作品既然花錢買到了人氣,那必然會影響一些優秀作品的人氣,於是,一些優秀寫手也開始加入此列』。 甚至一些網絡文學寫手,為了規避被懲罰的風險,就索性把『打榜』交給了一些專業公司來做。網絡文學的『打榜』,正在成為一種產業。 網絡文學中為什麼『打榜』風日盛?根本的原因是,網絡文學帶來的商業利益的驅使。對網絡文學的寫手來說,文字意味着錢,『寫手「打榜」說白了就是為了錢,是想以小錢換大錢』,而網絡小說一旦成為暢銷之作,帶給寫手的收益會遠多於付出,如果將來改個影視劇什麼的,那收益會更驚人,所以寫手願意為此鋌而走險。對網絡文學網站來說,寫手買榜獲得人氣,最後錢還是流到網站那裏…… 網絡文學發展10餘年來,一直伴隨着爭議。人們曾經讚揚網絡文學寫作的自由、靈活、獨立、非功利性,但在網絡文學的發展中,其寫作的目的、內容、題材,乃至網絡文學的作者身份和主體地位,受商業網站的制約和限制也越發突出。『炒作』『點擊率』『名利』『欲望』與網絡文學如影隨形。一直以來,文學批評界批評網絡文學寫作的『浮躁』甚至病患。這種『打榜』現象的泛濫正是淪陷於自己所設的利益泥淖中而置文學的良心和道德於不顧……任其發展,將變成愚弄讀者,欺騙社會良知的工具。這樣『打榜』的網絡文學是沒有前途的?許民彤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