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3000年西周墓地進"新人" "新房"建在"老房"中間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3-29 10:53|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472| 評論: 0|來自: 揚子晚報

摘要: 古墓區中冒出一座規模不小的新墓,圖爲已建成的水泥台階。 張凌發 攝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煙墩山墓地』。 鎮江煙墩山因出土國寶級文物宜侯鰨cè)簋(guǐ)而聞名,宜侯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 ...

古墓區中冒出一座規模不小的新墓,圖爲已建成的水泥台階。 張凌發 攝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煙墩山墓地』。

鎮江煙墩山因出土國寶級文物宜侯鰨cè)簋(guǐ)而聞名,宜侯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的最重要青銅器之一,這裡的宜侯古墓也被列爲省文物保護單位。近日鎮江新區網民『臨江西路』在『大港信息港』上爆料稱:鎮江新區煙墩山上的宜侯古墓遭到人爲破壞――一座新墓赫然葬在『「古墓」的中間』。27日上午,記者前往煙墩山一探究竟。 

野蠻破壞 山包被挖成『L』形,建了一座新墓

煙墩山位於鎮江新區韓橋路東邊,緊靠新區道達爾液化氣站,路邊豎著一塊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煙墩山墓地』的大理石碑。揚子晚報記者在山腳下看到,被挖土機挖出的一條通道約有4米寬,蜿蜒通向山上,許多綠樹被毀,泥土就堆放在山腳下。由於在山腳下看不到山上的情景,於是記者沿著通道往上爬,轉過一道彎之後,就見一條筆直的大路直通『古墓』,在半山腰的位置還建了一條水泥台階路。記者數了一下,共有19級,直通到山頂的位置。這個山包呈『饅頭』狀,現在這個『饅頭』已經被人從中間挖成『L』形,一座新建的墓就建在『古墓』的中間,看上去剩下的半個『古墓』成了這個新主人的『靠背』,新建的墓呈長方形,還沒來得及立墓碑。在被挖的『古墓』處,記者看到許多青磚瓦礫暴露在外。

當地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疏於管理,以前葬在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墓很多。現場一位聞訊趕來的吳文化研究專家趙金柏告訴記者,煙墩山大有來頭,這裡埋葬著西周時期吳國的第四位諸侯王周章,他的古墓距今已經有近3000年的歷史。這個山很重要,不是一般的山,1954年在這裡發現了一批吳國早期的青銅文物。這個地方是吳國當時的歷史文化中心,上面有4個土墩墓,其中一個出土了宜侯黧,上面有100多個文字,記載了周天子冊封吳侯的經歷。所以這個煙墩山山頂上周章的土墩墓以及土墩墓出土的宜侯黧,是吳國歷史文化的一個坐標。

聯合查處 省文保域內私埋亂葬將予以搬遷

到底是什麼人如此大膽,『鳩占鵲巢』,占了吳國先人的墓地呢?由於這座新建的墳墓上沒有墓碑,也沒有篆刻墓主的姓名,記者只能從道路兩側擺放的10多個花籃上的輓聯,得知墓主是一名姓王的女子。隨後記者將這一情況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27日中午11點左右,鎮江市博物館、鎮江新區社會發展局、鎮江新區行政執法局、大港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陸續趕到現場,對遭破壞的古墓遺址進行了勘察。

鎮江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陸海棟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說,像這樣的私埋亂葬,特別是在文物保護區範圍之內,性質是非常惡劣的。鎮江新區行政執法局局長趙榮根表示,他們將會安排執法人員到現場,清理違法建設,並沒收建設工具,而且近期內將對煙墩山上的舊墳全部進行搬遷。趙榮根告訴記者,對於違法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當事人,他們將進行追查,並作嚴肅處理。(通訊員 永平 小剛 記者 張凌發)


來源:揚子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