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北京人』頭蓋骨種種說法:最可能流失日本民間(1)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3-28 11:09|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271| 評論: 0|來自: 中國科技網

摘要:  50萬年前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莫名失蹤後,就一直是個懸案。    不過,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說,中國和南非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下落』的新線 ...

 50萬年前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莫名失蹤後,就一直是個懸案。 
  不過,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說,中國和南非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下落』的新線索。
  ――最新線索――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可能埋在秦皇島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李・伯傑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名中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根據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理察・鮑恩的回憶,得出了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埋藏在中國秦皇島某地的一個停車場下的猜測。報告稱,鮑恩和他的家人主動找到了在考古學方面享有盛名的金山大學,透露了鮑恩『最後看見』北京人頭蓋骨的經過。
  根據鮑恩回憶,1947年他在美軍設在秦皇島的『霍爾康姆營地』參加一場戰鬥,美軍在挖掩體時挖出了裝在木板箱裡的『北京人頭骨』,當時士兵把木板箱當成了機槍墊,隨後鮑恩被俘虜。鮑恩認爲,戰鬥結束後,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又被埋在了原地。研究人員根據鮑恩的回憶,前往秦皇島進行了調查,並找到了鮑恩所說的『霍爾康姆營地』――它現在已變成了一個建在鬧市區的停車場。
  研究人員認爲,鮑恩可能是最後一個見到北京人頭蓋骨的人,在諸多關於北京人頭蓋骨的回憶中,鮑恩的敘述可能是『最可信』的。南非金山大學發表聲明說,北京人頭蓋骨『要麼仍然下落不明,要麼就埋藏在秦皇島柏油地面的幾英尺之下』。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首次發現了完整的、距今50萬年的北京人頭蓋骨。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於『保護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目的,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由於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軍隊俘虜了北京、天津等處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
  ――種種說法――
  化石最可能流失日本民間
  『根據目前的線索,頭蓋骨化石的尋找線索最有可能是日本的那條。』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介紹,化石流失的方向可能在中、美、日三國,但最初有關人士就認爲這些化石有可能現存日本。
  首先,運輸化石的火車是在天津被日軍劫掠。其次,日軍占領北京後,曾對存放過『北京人』化石的協和醫院進行嚴密搜查。而化石被帶到日本後也最有可能流失到日本民間。高星說,中國科學家也曾赴日與日本科學家溝通,對此日本的一些科學家也給予了積極的配合。但是『到一定程度後搜尋就進行不下去了』,受到了來自日本某些方面的阻礙。他表示,由於民間組織跨國尋找化石存在很大困難,因此還需要政府出面給予支持。
  化石埋在北京日壇公園
  『那是1996年,有個日本老兵臨死前,向中國有關部門傳遞消息,稱化石埋在日壇公園的一棵松樹下,這棵松樹還做了特殊記號。』有『北京人』之父之稱的賈蘭坡院士的兒子賈玉彰回憶。
  1996年5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電震探測組,對埋藏區域進行了兩次高密度電法、面波、多道淺層地震法的探測,並很快得出了結論,經過協商,最終與北京日壇公園管理處達成了1996年6月3日上午正式發掘的協議。
  『當時,專家們對於挖掘非常低調,現場四周都用塑料布遮擋,』賈玉彰說,『因爲感覺可能性不大,但還要找一找,所以沒有對外聲張。』 但是,一直挖到2米多深時,專家們仍未發現有任何埋藏物,更未見有動土現象。根據這一情況,專家們經過商議,再往下挖一段,結果都是細黃砂岩。隨後,再次擴大挖掘範圍,仍未發現有埋藏物,現場專家由此判斷,當時物探異常應是地表下大量灰白色鈣質結核層引起的,所以決定停止發掘尋找。
  化石在天津美兵營
  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夏皮羅在【北京人】一書中說,一位原海軍陸戰隊軍人曾告訴他,化石曾輾轉到了駐天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營。
  1971年10月21日,據護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國轉移任務的執行人、美國醫生費利說,裝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營大院裡的6號樓地下室木板層下面。
  『後來,那裡專門給我來過消息,說根本沒有化石。』賈玉彰透露。據悉,舊時兵營已是幾經易主,現屬天津衛生學校,6號樓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後夷爲平地改作了操場,在修大樓時連地基都挖開了,結果啥也沒有。但賈玉彰表示,有一點可以確認,父親賈蘭坡也考證過,化石確實運到了該兵營。
  化石裝在沉船『阿波丸』號上
  『據美國提供給中國的信息,化石很有可能在「阿波丸」號上。』說起化石的去向,歷史學者李樹喜對媒體不止一次地透露,他研究尋找化石已經多年。
  『阿波丸』號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是一艘日本遠洋油輪。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徵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軍官和要人駛向日本。同年4月1日午夜時分,該船行至中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襲擊,3分鐘後迅速沉沒。
  令李樹喜堅信『北京人頭蓋骨』就在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國交給中國方面的資料。李樹喜對媒體說,1996年,他在整理資料時突然發現了從未見過的內容,其中有這樣一層意思:當年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很可能就在沉沒的『阿波丸』上。
  1977年,中國曾對『阿波丸』沉船進行過一次初步打撈,但由於當時潛水技術的限制,只發現了3000噸錫錠和一些其他東西,並未找到『北京人頭蓋骨』。但是,打撈人員卻找到了偽滿洲國政要鄭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圓硯,由此推斷,該船印證了攜帶大量中國北方寶物的猜測,也成爲『阿波丸』可能裝載『北京人頭蓋骨』的有力旁證。
  ――專家觀點――
  也許又是一場『空歡喜』
  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古人類學家周國興聽聞『北京人』頭蓋骨的新下落並沒有太多興奮。『這種說法此前有人提及,但我覺得不可靠。』
  周國興介紹說,根據記載,1941年年底,經當時國民政府批准,準備將『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送往美國保護,由美國海軍陸戰隊運輸。太平洋戰爭突然爆發,運輸隊伍在秦皇島被日軍俘虜,物資也被控制。『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就此失蹤。
  周國興認爲,當時美方制定了詳細的運輸方案,戰爭突然爆發,美國士兵在沒有上級命令情況下不可能私自改變方案,將化石掩埋。另外,戰事發生突然,也沒有掩埋化石的時間。
  『我認爲化石如果沒有毀於戰火,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日軍劫走。』周國興告訴記者,戰後關於『北京人』頭蓋骨下落的傳說有多種版本,有當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或家屬,甚至日本老兵稱有化石線索,但後來都被證實子虛烏有。他本人曾到日本尋訪,並與當地學者交流,均無功而返。
  周國興表示,也許會有熱心人士推動在秦皇島進行發掘,但他對結果不抱太大希望。


來源:中國科技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