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更多流失文物的回歸,需要有關部門通過外交途徑不斷努力,比如,通過簽署文物返還或限制進口雙邊或多邊協議,達成一攬子解決方案等。
據報導,法國皮諾家族近日在北京宣布,願意將其所購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無償捐贈給中國。此事再次引發了中國各界對於流失文物回歸的關注。 早在2009年,這兩件獸首被法國佳士得拍賣行拍賣時,就引起中國各界的強烈反對。雖然政府和民間的行動均未能成功阻止拍賣,但無疑讓國際社會及法國各界清楚地認識到,拍賣圓明園被掠文物,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巨大傷害。 皮諾家族現在順應時勢,將獸首無償捐贈給中國。無論是由其強烈的道德感所驅使,還是基於其他政治或者商業上的考量而做出的選擇,對於中國流失文物的回歸都是一件好事。 對於歷史上因戰爭而被掠奪的文物,由於年代久遠,我們很難直接依據現有的國際或國內法律規則,要求持有人返還。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先後於1970年和1995年制定過兩個關於禁止文物非法流轉的公約,肯定了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應返還原屬國的精神和原則,但它們僅適用於公約生效以後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返還,而且僅適用於締約國之間,一些主要的文物流入國並不是這些公約的締約國。 如果要依據文物所在國的國內法進行追索,通常也會遇到訴訟時效方面的障礙,以及對於善意持有人的救濟問題。即便有些國家規定,被盜或被掠奪文物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也還存在如何證明等程序方面的問題。所以,直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中國流失文物返還問題,存在很大的困難。 在現有法律規則之下,皮諾家族這種無償捐贈,當然是最便捷、最經濟的實現流失文物回歸的途徑。但是,願意無償捐贈的人總是少數,要實現更多流失文物的回歸,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外交途徑不斷努力,通過簽署文物返還或限制進口雙邊或多邊協議,達成一攬子解決方案,或者針對某些重要文物的返還達成特別協議。 這方面已經取得若干進展,比如2009年中美政府之間達成關於限制進口中國文物的諒解備忘錄,對於中國流失文物進口美國或在美國進一步流轉,起到了極大的遏制作用。同時,還應該積極敦促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儘快通過宣言或建議等形式,爲有關國家之間解決戰爭掠奪文物返還問題,提供更加切實的方案,以突破現有公約沒有溯及力的法律障礙。 在這些努力之外,輿論也不必過度炒作其他幾尊獸首的行蹤,否則只會一再炒高其市場價格,讓那些利用中國民眾愛國熱情的投機者獲利。 □王雲霞(人大法學院教授、文化遺產法研究所所長) 來源:新京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