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村民迷信"龍石"常祭拜 原是3.5億年前鱗木化石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3-22 09:5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451| 評論: 0|來自: 長江日報

摘要: 村民正在介紹『龍石』。通訊員張雷 攝 記者羅京 通訊員張雷 瓠子山,位於東西湖柏泉辦事處紅光大隊,因為山體矮小,並沒有多大名氣。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山腰中發現了一塊神似龍身的石頭,在當地聲名大振 ...

村民正在介紹『龍石』。通訊員張雷 攝

記者羅京 通訊員張雷

瓠子山,位於東西湖柏泉辦事處紅光大隊,因為山體矮小,並沒有多大名氣。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山腰中發現了一塊神似龍身的石頭,在當地聲名大振。近日,中國地質大學的專家應邀到當地考察,確認『龍石』原來是3億5千萬年前的植物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昨日,記者隨紅光大隊書記魏勝來到瓠子山,親眼目睹了這個村民眼中的『龍石』。『龍石』是一塊巨大的石頭,遠觀與普通石頭並沒有多大不同,但在石頭底部,有一條長約1米、寬約15厘米的鱗片石條,與神話中的龍身頗為神似。

記者看到,『龍石』周圍長滿了蕨類植物,石頭附近還有近日村民前來祭拜的燒香殘跡。當地幹部介紹,因為迷信『龍石』的靈氣,這塊石頭才得以避免被附近村民拿去蓋房鋪路,受到義務保護,被完整保護下來了。

據了解,在紅光大隊村民中,還流傳着關於這塊『龍石』的傳說:瓠子山是天庭在人間的寶庫,玉帝遣石龍下凡鎮守,後因在山下作坊盜油,被村民火攻,而鑽到山裡,將身體一部分留在了石頭上。

對於『龍石』到底是什麼?當地人一直有疑問。本月初,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館長徐世球教授等4名地質專家,應邀到東西湖對它進行實地考察,揭開了謎底。『這是一塊鱗木化石。』專家們經過目測,儀器檢查,斷定龍石就是距今3億5千萬年前的古植物化石。

據了解,鱗木是一種遠古植物,生長在距今3億多年的石炭紀、二疊紀地質時代,比恐龍生長的侏羅紀時代還要早。鱗木屬植物,樹高30米至40米,樹幹外表覆蓋着一層呈螺旋形排列的葉痕,表皮類似魚鱗。

專家認為,這塊化石,對研究遠古時期武漢地區地殼運動和生態環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是非常珍貴的實物證據,並建議東西湖區進行保護。

昨日,記者從東西湖柏泉辦事處獲悉,他們將在『龍石』周圍設立保護圈,並在沿線設立指示牌和說明書,以方便遊客參觀這一史前自然遺蹟。


來源:長江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