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記者 李熙慧) 正當人們關注霞浦清代古墓被盜,出現罕見乾屍的同時,被盜墓主的後人接連向記者反映,這十多天內,他們家族已經有3座清代古墓被盜,這座發現乾屍的王弼庵墓被盜,只是其中一例。
盜墓賊為什麼頻頻『光顧』當地?記者從當地村民了解到,最近幾年,霞浦縣內發生多起古墓被盜事件,被盜古墓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朝。 十多天內家族三座古墓被盜 昨日,本報A10版報道了出土乾屍的身份,他是當地望族王氏的成員。這幾天,王氏族人正忙着給古墓進行清理,整理出古墓原有的墓碑、墓亭等構件,計劃儘快進行復原。 家族第六代成員78歲王景榮告訴記者,與弼庵公的墓同時被盜的,還有同座山上第二代先人的古墓。『第二代先人最早葬於咸豐八年(1858年),距今154年,這座墓是幾年前從其他地方遷來的,但是也被盜墓賊撬開了。』王景榮還說,此前不久,位於丁步頭村的另外一座家族墓也被盜。家族古墓接二連三被盜,王氏的後人很是難過。 『在被盜古墓附近一條偏僻的水溝邊,還發現了兩條丟棄的牛仔褲,已經交由公安處理。』王氏族人說,家族裏古墓修得都比較精美,其中一座還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也可能是被盜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盜墓賊是先在山上踩點,看到外觀建造精美的古墓,認為墓主人生前有錢有勢,便盯上了。 盜墓時有發生常在深夜作案 記者從村民口中得知,最近幾年霞浦縣內古墓被盜時有發生,被盜古墓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朝。 霞浦縣博物館館長吳春明介紹,霞浦縣是福建最古老的縣份之一,在晉太康三年(282年)建溫麻縣,距今已有1730年的歷史。一千多來年,當地一直很繁華,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幾年前,經常接到古墓被盜的報告。』吳館長說,古代居住的人多,留下的古代墓葬也多。在霞浦的幾個村莊內,都有數量較多的古墓群。很多古墓埋藏很深,曾經有一座南朝時期的古墓,盜墓賊挖到地下20米偷盜。 『盜墓賊大都流竄作案,大都是半夜之後才出沒。』吳館長說,村民發現古墓被盜的時候,已經時隔數日了。 村民反映,不光是古墓被盜,古民居的精美的木構件、桌案、匾額、對聯也時常被盜。記者了解到,被盜後村民也有報案,也抓到過一些盜賊,但是有些物品雖然年代舊,但還不夠定級,對量刑來說,處理起來很難。 來源:海峽都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