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日前在新书《宝贝》的发布会上宣称:“我对这本书其实是很歉疚的,我很鄙视把电视剧改成书的作品,而《宝贝》这本书就是从剧本改编而来的,我内心对自己充满鄙视――这个沾满了铜钱臭的女编剧。”她说“我在畅销书的市场上,还算是比较重磅的人物了,但是如果三年只写一本书的话,我靠这个书是没办法养家的,这是我的悲伤。我内心里对书的创作热情和爱好,远远高于编剧。”
像六六这样作家“兼职”当编剧的,在当今的文化圈,实在是太过平常。作家“客串”编剧,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编剧的稿酬已经远高于文学作品稿费。 据称,写一集约一万多字的剧本,编剧的稿酬少则1万元、多则20多万元,一线编剧的稿酬最高能达到30万元一集,相当于每字30元。而写书只有每字5角或1元。 阎连科接受采访时就直言:“如果小说稿费可以满足我的生活所需,我就不会去做编剧。因为电视剧不需要文学,只需要娱乐,这是我最讨厌的。同时,写电视剧时间长了,确实就有可能写不好小说,这是我必须警惕的。” 严歌苓也很纠结:“电影和电视带给你如此大的收益,你就会不自觉地去写它们所需要的作品,有时候这对文学性是一种伤害。” 也有作家坚决与编剧说“不”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的获奖作品《推拿》被拍成电视剧,毕飞宇就完全没有参与改编,也不过问。毕飞宇表示,“现在不会,以后也几乎不可能会做编剧。我更迷恋语言,对影像不太感兴趣”,“要让我动心做影视编剧,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另一种是跟我私交特别好特别投缘,观点想法特别一致的导演。但这两种情况,概率都非常小。” 来源:深圳晚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