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吴为山:文艺人才选用不能“唯学历是问”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3-16 09:35| 发布者: 偷月| 查看: 1387|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今年已经50岁的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长着一副娃娃脸,老家在江苏且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的他身上带着一种天生的江南文人的气质,如果不看他头上的丝丝白发,旁人会以为他只有三十来岁。 吴为山的头衔非常多,他是十 ...

今年已经50岁的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长着一副娃娃脸,老家在江苏且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的他身上带着一种天生的江南文人的气质,如果不看他头上的丝丝白发,旁人会以为他只有三十来岁。

吴为山的头衔非常多,他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和教授。从事雕塑创作二十余年,他创作了四百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遍布海内外。其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Pangolin Prize),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天人合一――老子》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美国檀香山博物馆、巴黎第四大学、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等。在韩国建有“吴为山雕塑公园”,南京博物院设有永久性“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这是国家级博物馆首次建立一个当代艺术家的陈列馆。

吴为山在雕塑创作中一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在参加此次十一届政协第五次会议期间,他接受了《北京周报》的专访,对改进文艺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标准、中国文化的海外推广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文艺人才选用不能唯学历是问

在此次的政协文艺组的小组讨论会上,不只一位委员提到,目前在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存在一定误区,对文艺人才盲目要求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这不利于选出优秀的文艺人才和推出好的艺术作品。吴为山告诉记者:“文艺人才比如演唱、舞蹈、绘画等艺术人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用硕士、博士等学历条件来要求他们。”

艺术对天赋的要求非常高,不能将学历作为选拔艺术人才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在使用和发现艺术人才上尊重客观规律,避免一些真正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被排斥在人才选用和奖励之外。

在明确了文艺人才的价值评判标准之后,在人才培养比如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上应该对艺术人才的个性有所发觉和侧重,因材施教,设定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课程。

“我们目前在使用人才时还是把学历看得太重,这给一些演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吴为山说,一些传统曲艺演员不得不为学习外语、提高学历而头疼,吴为山认为,外语学习对这些演员艺术造诣的提高不但起不到帮助,甚至还会耽误他们的专业学习,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因此,高校和文艺院团要改变目前僵化的人才选用标准,而演员们也应该调整心态,不要过分地执着于追求高学历,而耽误自己的艺术青春。

吴为山补充,高校对大学老师的学历很重视,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学历高代表对某专业系统的学习,但对于一些特殊人才,在艺术上卓有成就的人才,高校也应特别对待,比如齐白石当年被徐悲鸿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去当教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完全可以胜任高校任教。目前有些教师,虽然学历高,但在上艺术课时动手能力不够、艺术表现能力不够、艺术才华不够,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如果一些艺术家在国家一些重大展览和重要赛事中获得很高奖励,说明他们的艺术水平很高,是难得的人才,应该不拘一格地任用。博士学历可以在三年内取得,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舞蹈家和画家却不是完全靠努力就能获得的,这需要很大的天赋。吴为山说:“对这些艺术成就我们要给予肯定和正确的评估,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此外,吴为山还认为要提高对文艺人才和成果的奖励标准。文艺创作属于智力劳动,创作过程很辛苦。这种劳动对社会意识形态会产生很大影响,对社会文化进步也有推动作用。但这种劳动同科技工作不一样,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较直观和明显,而文艺作品的价值容易被低估,目前对优秀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作品的奖励标准相比对科技成果的奖励还明显不够。吴为山说:“只有提高奖励标准,整个社会才能更加重视文艺创作的成果,老百姓才会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

系统、完整地介绍中国文化

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在中国文化海外推广方面,他认为,应该加大力度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有现代艺术风格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作品推向世界。

他说,我们不应该孤立地推动单个艺术作品去国际上展览和演出,而是要把中国的文化系统、完整地介绍给世界,将每个时期不同的代表作品,经典名篇翻译出来介绍给西方,让全世界对中国之所以产生伟大艺术的文化背景和深厚传统加以了解,这样外国人才能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艺术创造包括古代的艺术创造从本质上加深了解。

虽然雕塑、绘画、舞蹈这些艺术比较直观,但中国的艺术是来自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根是传统文化,因此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时,要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吴为山说,这样才能让别人对中国艺术的创造真正加深了解。

所谓完整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吴为山认为要抓重点,抓住每个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翻译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化的整体气象,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脉络和每个时代的至高点。“我觉得应该成立专门的专家队伍来对这些作品进行遴选。”吴为山说。

他举例,仅仅介绍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是不够的,散落在古代典籍里的名篇章句也应翻译出来介绍出去,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为政亲民的思想,是一种中国士大夫的情怀,“在中国古代已经如此,更何况我们今天。”吴为山说,此外还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据他了解,西方人一无所知,如果将这些名篇名句翻译出去,西方人加深对中国古人思想的了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还有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艺术创造也能加深了解。

谈到中国雕塑艺术同西方的交流,吴为山说,中国具有优秀的雕塑传统,比如秦始皇兵马俑等,但中国缺乏很好的城市雕塑。中国古代的雕塑没有放到广场上和城市的公共环境当中去,而西方在这方面比较发达,西方的雕塑不仅摆放在家庭、教堂还摆放在公共广场上。中国的城市公共雕塑体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建立,雕塑家们开始创作孙中山像、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解放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国每个时期都有新的作品产生。目前中国已经有六万多件城市雕塑,如何通过雕塑加大精神文化传播,通过雕塑发出中国的声音,表达传统优秀文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这很重要。“所以我提倡在雕塑中要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吴为山说。吴为山为此创作了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既有孔子、老子、李白、苏东坡、欧阳修、顾炎武这些古人,也有近代的徐悲鸿、齐白石、冯友兰以及当代的袁隆平、费孝通、钱伟长等,这些雕塑广泛分布在海外,无声地宣扬了中国文化。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