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論:請文藝評獎少些『雙黃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5-23 19:08|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429| 評論: 0|來自: 深圳商報

摘要: 由政府部門和各級協會、組織以不同形式舉辦的各種規模的文藝評獎,對繁榮文藝創作,培養、鼓勵優秀人才成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一段時間裏,文藝評獎受到一些功夫在『詩』外的不正之風的嚴重干擾,出現一些亂象,引 ...
由政府部門和各級協會、組織以不同形式舉辦的各種規模的文藝評獎,對繁榮文藝創作,培養、鼓勵優秀人才成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一段時間裏,文藝評獎受到一些功夫在『詩』外的不正之風的嚴重干擾,出現一些亂象,引起眾多有識之士的憂慮。『國內有的文學獎項到後來都不是在評作品了,有點兒像是在評先進。』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作家阿來批評國內文學獎亂象時直言不諱,『一次得獎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大家就可以拿着證書去評職稱、調工資了,這樣的文學獎對個人有好處,對文學卻是一種傷害。』(5月20日光明日報) 
  阿來的話可謂一語中的,的確,多年以來我們的多項文藝評獎簡直成了『公眾福利』,一鍋鮮美的肉湯大家都可以來『染指』。和諧倒是和諧了,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可是真正的獎勵意義和效果何在呢?其結果不單單是如阿來所言傷害了藝術本身,更多的是傷害了觀眾、讀者、聽眾,讓這些旁觀者失去信心,把藝術當成一個玩笑。所以,為了讓藝術能夠重回其本來的軌道,讓觀眾、讀者、聽眾重拾對文藝的信心,所以我希望,文藝評獎過程中多些『不平事』為好,不要把評獎變成『平獎』。
  阿來所說的文學獎,在國內一向是『多多益善』的,像很多文學獎項,甚至連茅盾文學獎都是如此,哪次不是好幾部呢?簡直是『群英會』。不單是文學獎項,絕大多數中國的文藝獎項的結果都和大鍋飯和『雙黃蛋』結緣。以金雞獎為例,從1983年斯琴高娃和潘虹開始,到2011年金雞獎『爆冷』沒有下『雙黃蛋』,短短三十幾年來誕生了多少對『並蒂蓮』呢?而歷史要悠久得多的奧斯卡獎,僅僅是1969年第4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1933年第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出現了並列。非但是金雞獎,中國絕大多數影視音樂獎項都喜歡這樣。我就奇怪了,難道中國的影視、音樂演員們每次的發揮都如此接近、如此出色,不得不讓評委評出並列的獎項不成?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這種笑話的產生,緣於中國特殊的人情關係和平衡技巧。師承門派要講,地域平衡要講,有恩報恩要講,經濟利益要講,什麼都要講,所以只能大家平均分配吃大鍋飯了。要改變這種『笑話』,那就得讓文藝獎項變得『不公平』,不要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應該兩眼一抹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評委選拔制度要改,不但要『五湖四海』,還得要『世界各地』;評委的風格要變,不能是那幾大菜系,還得多加點口味;作品推送制度要改,不單單是下級報上級,還得有群眾推送;獎勵名額要改,一個就是一個,哪裏有那麼接近呢?關鍵是舉辦方的指導思維要改,不是為了取悅那些文藝工作者,應該是為了取悅觀眾、讀者、聽眾。
  這樣一改,大鍋飯會少很多,說情的少了,裙帶關係少了,送禮請客的也少了,一大堆外國人,你怎麼去拉關係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指導思維改了,『雙黃蛋』、『並蒂蓮』、『群英會』自然也就會消失。沒了那種『公平』,多了『不公平』,這結果自然就成了真的公平。這樣的話,群眾滿意了,藝術也能夠進步、生命力旺盛。所以,文藝評獎還是多些『不平事』,少些『雙黃蛋』、『並蒂蓮』、『群英會』!(姜伯靜)
來源:深圳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