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貝家花園的老屋掩映在古樹之中。袁子勇 攝
貝家花園將修繕恢復民國風貌 正式啟動修復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情感價值首入名城保護考量範圍,修繕費用已初步核算 藤蘿架、噴泉、蒼翠的古樹,林立的奇石……這曾是約100年前,法國籍醫生貝熙業在京郊修建的『貝家花園』的秀麗景色,時光荏苒,隨着這位『白求恩式』國際友人的離去,曾經的花園也逐漸凋敝。如今,北京正式啟動修復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並首次將情感價值列入名城保護考量範圍,這座見證中法人民傳統友誼的『花園』,將恢復往昔的容顏。 新京報訊 海淀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是北京4個名城保護試點之一,位於海淀區大覺寺北的貝家花園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昨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和海淀區委區政府等相關部門召開現場調度會,正式啟動修復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其中,貝家花園已完成保護規劃和修繕方案,將進行保護修繕。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推四試點 去年初,北京名城委辦公室確定了四個名城保護試點,分別是西城天橋歷史文化景觀、海淀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房山南窖鄉水峪村和平谷老城仁義胡同。這四個試點包括舊城、近郊、遠郊,涵蓋城市和農村,類型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既有單體建築,又有文化線路和傳統村落。 『試點的目的,是要逐步改變將名城保護等同於文物修繕、市容整理、旅遊開發、危舊房改建等的傳統模式。』名城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梳理史跡更關注人和故事 名城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2012年至今,工作人員對貝家花園、聖瓊佩斯故居及著詩處(暫定名)、桃源觀等當地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調查,繪製出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的區域範圍和資源分佈。其中西山地區22處,舊城內2處。 『相對於文物普查登記對於建築質量、建造水平的重視,這次梳理更關注在建築和空間中活動的人物、發生的故事、產生的情感和承載的跨國文化。』這位負責人說,雖然有些建築不具備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但因為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情感價值,也同樣被列入保護範圍中。 另外三處保護試點也已啟動 目前,貝家花園的保護規劃已完成,修繕方案也已完成並轉交給產權單位,並初步核算了修繕費用。 此外,上述負責人透露,其他3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試點中,西城天橋歷史文化景觀已經完成了施工圖設計,進入施工準備階段;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已經完成了保護規劃和保護管理辦法的修訂,正在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是我國首次為了一個歷史文化名村制定了保護規定和辦法;平谷老城仁義胡同則完成了規劃方案的比選。 ■ 現場 醫匾仍高懸 鞦韆舞已歇 貝家花園掩映在海淀區蘇家坨鎮大覺寺北的一處山巒中。幾年前,貝家花園乃至它的主人貝熙業還鮮為人知。 2012年初,作為北京名城委的專家,著名文學家舒乙在名城委的一次會議上呼籲,應立即對貝家花園等幾處文物保護修繕。 昨天是舒乙第4次來到貝家花園,走上山路的第一站,是一座三層的西式石城堡,城堡用花崗岩砌成,塔尖等處都體現着歐式建築的風格,正門上鑲嵌有一方石匾額,上書『濟世之醫』四個字,是當地人感謝貝大夫為民治病而送的。 從城堡處繼續上山,走過數百米蜿蜒的山路,就到了貝大夫居住的地方。首先是一片藤架,將近百年前的水泥藤架如今依然很堅固地豎立着,藤架上還有兩個鐵環,是當年貝大夫女兒吊鞦韆用的。 藤架旁還有一個柱盆形狀的噴泉,舒乙說,這是一種典型的歐式噴泉,目前在北京,除了這裏,僅剩下兩處這樣的噴泉。 穿過藤架再向裏走,是一座兩層的樓閣。這是貝大夫的住處,鋼筋水泥的結構和房間的佈置等是西方建築樣式,而卷棚歇山頂的建築和木質構件上的彩繪,又透着典型的中式建築風格。 這座樓閣的所有窗戶都用磚塊封住了。工作人員說,是為防止人擅自進入或是蚊蟲、動物闖入採取的臨時性保護措施。 在南側的山坡上,還建有一座廳堂和幾間附屬房間,是當年貝大夫為患有肺結核的女兒療養所建。 花園往事 貝大夫的家 貝家花園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 該花園是上世紀初,由法國籍醫生貝熙業與當地閔家簽訂了99年的租期,修建而成的。當時,貝熙業來華開辦醫院,他本人又是協和醫院的大夫。據資料記載,貝大夫醫術高明,是當時北京很有名氣的醫生。在華期間,他的一個女兒患了肺病,他深知清新的空氣更利於女兒的康復,於是選中這片山場修建別墅山莊,以便工作之餘來此休息。山莊建成後人稱『貝家花園』。 城堡是貝大夫的醫院,一層為等候區,二層用作診室,三層是藥房。當年,貝熙業在這裏免費為中國的百姓治病,診斷後還將藥箱中攜帶的藥品送給村民,分文不取,因而得到人們的好評,稱他居住的山莊為『老貝家』。 貝大夫還同情和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醫館還是八路軍的一個交通站,貝大夫的聯絡人是當時的地下共產黨員黃浩,很多藥品等物資都是從這裏運到根據地的。當年八路軍轉戰陝北用的電台,也是從這裏運到延安的。 ■ 修繕方案 添配瓦片構件 重現彩繪雕梁 文物部門的修繕方案提出,目前貝家花園的文物因為以往的不當修繕,造成對建築的拆改和年久失修,有必要儘快恢復原貌。修繕的原則是不改變文物原狀,總體目標是保護建築群的完整性、真實性、安全性。 對於北房的修繕,將包括清理牆面污染,添配瓦片構件,補繪已經看不清的一層彩畫,二層彩畫將做除塵保護等。這棟彩繪雕梁的建築,也將在油工的描繪下重現神采,整個樓內將恢復民國時期裝修。 城堡的修繕則包括重做水泥地面,牆體重新勾縫,屋面重做防水,裝修重新油飾等。 ■ 保護規劃 將建中法文化交流紀念館 據介紹,貝家花園有三組建築,城堡、貝熙業居住的北房,以及他女兒居住的南房,同時還包括了藤架、噴泉和名木古樹等。 貝家花園的總體保護範圍分為三個層次,最核心的三組建築以及周邊環境確定為文物保護範圍,即除了文物之外,其他的建築物或構築物都要逐漸清除;貝家花園的南側,是二類控制區域,只能建設一些平房;而再向南則有一片三類控制區,這裏可以建9米高的建築。 同時,為了向大眾宣傳,規劃在舊城設置中法文化交流中心,並設計了一些遊覽景點,比如城堡可以建設一座『濟世之醫』的貝熙業紀念館,而南房和北房可以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紀念館。 此外,規劃師們還根據西山區域的現狀,設計了不同的步行路線、車行路線,參觀時間從2個小時到6個小時不等。考慮到這一帶是驢友們經常活動的區域,規劃還提出考慮為驢友設計一些遊覽路線,讓他們在登山的同時,感受文化。 貝家花園一定要開放,向公眾展示。因為這不僅僅是有價值的文物,而且這裏有貝大夫支持中國革命的史跡和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法國的友誼。 ――舒乙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馬力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