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現代質譜學手段結合其他分析技術,開展了中藥活性篩選、結構表徵、質量控制等問題的創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隨著中醫藥逐漸融入國際醫藥大市場,我國中藥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許多中藥產品由於基礎研究薄弱,發揮藥效的物質基礎及活性成分不明確、質量控制標準不規範,無法實現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因此,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的科學內涵,明確其發揮藥效的活性成分,建立與生物活性相關的質量控制與評價方法,使中藥真正做到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加快實現中醫藥現代化,是當前我國中藥行業及科學研究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科研人員通過開展創新性研究,建立了以酶及核酸等生物靶分子與中藥成分相互作用爲基礎的中藥活性成分篩選方法,並首次建立了中藥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同時測定的質譜方法。建立的親和超濾質譜方法,實現了中藥活性成分篩選與結構表徵的同時完成。該方法可針對單一或不同生物靶分子,從中藥資源庫中篩選活性成分,有助於闡明中藥多成分、多靶點作用的機理。此外,研究人員將電噴霧質譜成功用於黃酮類化合物與雙鏈、三鏈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發現了化合物結構與DNA結合能力之間的密切關係。 在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方法方面採用化學計量學方法,將質譜/色譜分析數據與活性測定結果有機結合起來,構建了科學、有效的中藥質量綜合控制與評價方法。該方法不僅整體特徵性強,可以實現量化,並且具有主要成分易於識別,靈敏、便捷等優點。同時,該方法成功用於中藥材品種鑑別、品種優選,產地、生長期鑑別,炮製、配伍機理研究等諸多方面。 在中藥成分結構表徵方法的研究上,研究人員建立的雷射加強源內裂解新方法,成功用於中性寡糖的結構確認及異構體區分。新方法不僅可確定糖的連接位點,還可提供a-,β-的構型區別。還首次發現了具有高靈敏度、耐鹽性好等優點的寡糖分析的新基質。 相關項目得到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吉林省重點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的資助。項目實施期間,共發表論文91篇,其中SCI收錄62篇;申請發明專利25項,其中18項已獲專利證書;培養博士研究生15名、碩士研究生10名。項目還獲得2012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封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