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柏連松先生,很難想像眼前這位滿面紅光、精神矍鑠的老人已經年近耄耋,且至今還堅持每周出診查房、教學帶徒、指導手術等。 作為中醫肛腸科的一面旗幟,已經退居二線的柏連松仍然一號難求,這在三十多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當時學生們不願做痔科醫生,會被看不起。』如今,作為我國中醫肛腸科學的奠基人,出身中醫外科的柏連松在繼承並改進創新諸多傳統中醫療法的基礎上,開創了現代中醫肛腸科先河。 師從名家主攻肛腸 柏連松生於1936年,現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終身教授、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第一、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歷任曙光醫院中外科、肛腸科主任,衛生部新藥評審專業會主任委員,全國肛腸學會副會長,【中國肛腸病雜誌】副主編,全國痔病專題組組長。 柏連松早年師從全國著名老中醫、上海中醫外科名醫夏少農教授。夏氏外科診療方法獨樹一幟,並在疾病譜不斷變化時開創新的治療方法,故而自成一派。1954年,18歲的柏連松拜在夏少農門下,成為夏少農的大弟子,這一學就是40年。 40多年的跟師學習,讓柏連松在與老師的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中學到很多。那時候,中醫外科的治療範圍很廣,包括肝膽病、腫瘤、五官、皮膚、肛腸等,以及部分骨科,每天要看100多個病人。 1960年,柏連松進入龍華醫院外科工作,1961年以優異成績從上海市中醫進修班畢業,1962年調至曙光醫院中醫外科,後專攻中醫肛腸病學。說起為何會選擇肛腸病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柏連松笑言,自己也是『臨危受命』。『當時,上海的痔科在國內小有名氣,但是手術的痛苦很大,而且肛腸病治療範圍非常局限,沒有醫生願意從事肛腸科工作。而門診醫生年齡偏大,夏老就叫我去負責這個攤子。』柏連松說。 在從事中醫外科、肛腸科的50多年中,柏連松長期工作在醫、教、研第一線,將中醫傳統方法與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相結合,創立許多有特色的治療新方法,研發新藥,使中醫肛腸科得到重大發展。 立足傳統不斷改進 俗話說『十人九痔』,肛腸病尤其是痔瘡的發病率非常高。作為夏氏外科的傳人,柏連松在總結吸收傳統特色療法的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改進,創立了自成一派的中醫肛腸系列治療方法和藥物。 以肛門瘺管治療為例,夏氏外科最早祖傳掛線療法。這一方法雖然遠期效果好、不易復發,但病人較為痛苦,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對此,柏連松發明『雙線切掛法』治療各種高位複雜性肛瘺,既簡化操作步驟,縮短手術時間,又避免復發、減少併發症。 近年來,柏連松仍在不斷探索,在原有手術基礎上又創新出『隧道法』,完全改變了高位肛瘺的傳統治療認識,契合現代醫學進展,治癒率高,對肛門括約功能的影響小,使該病的治療方法更趨完善。 通過數以萬例的臨床實踐,以及操作技術的改進、藥物的篩選,柏連松研製出『曙光Ⅰ號』注射液,制定出分三步注射的方法治療各種內痔。這種方法不僅痛苦少、無併發症,而且基本上達到一次治癒,病程僅為1周左右。 1986年,柏連松研製用於治療內痔止血消腫的『消痔錠』,有效率達94%以上,獲得上海市優秀中成藥新產品二等獎,並被載入【中國藥典】。『消痔錠價格便宜效果好,深受患者歡迎,當時每年單這一個藥就能賣出1000多萬元。』 柏連松還先後研製發明了長麻Ⅰ號、熏洗Ⅰ號、柏氏痔科治療儀等。他主持的『炎寧灌腸液治療非特異性結直腸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痔科熏洗方抗炎、生肌作用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獲上海市科學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自立門戶知難而進 柏連松回憶說:『將肛腸科獨立出來並非易事。當時上海中醫藥學會的老先生很反對,他們認為痔科應屬於中醫外科的範疇,沒有必要另外辦一個肛腸分會。實際上,當時全國已經形成新的中醫肛腸科發展趨勢,肛腸科脫離外科獨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打天下』的時候條件十分艱苦,柏連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去北京出差時,坐過馬車、驢車,晚上睡過公共澡堂、學校課桌。即使條件再艱苦、搞科研幾乎沒有經費,他依舊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 1982年,柏連松牽頭成立了上海中醫藥學會肛腸學科分會。分會將中西醫的名醫吸收進來,自編包括中醫理論基礎知識和西醫解剖學等知識的講義。柏連松從來不排斥西醫,不少西醫大家都是他的很好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探討業務。『中醫應該「洋為中用」,利用現代科技、檢測手段來豐富我們自己,在治療手段方面,就應該以中醫特色方法為主,多在中醫手段上動腦筋。』 中醫肛腸科逐漸從中醫外科中獨立出來,形成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柏連松在傳統中醫痔科的基礎上,將肛腸科的定義從肛門擴大至回盲部,包括痔瘡、肛裂、肛瘺、肛周疾病、炎症性腸病、大腸腫瘤等,實現『小肛腸』到『大肛腸科』的轉變。 學會成立後,柏連松開始創辦全國肛腸學科提高班,8屆培訓班培養了全國各地300多名學生,這些人後來成為中國中醫肛腸科的中堅力量。 多年來,柏連松的臨床和教學從未間斷。他主編、參編了【簡明肛腸病學】、【實用中醫肛腸病學】和【中醫肛腸科學】等多部著作,及【痔肛裂肛瘺】、【柏連松談肛腸病】等科普著作,其中【中醫肛腸科學】被上海市衛生局指定為肛腸科住院醫師培養叢書之一,【實用中醫肛腸病學】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還應邀到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學術報告。 2006年柏連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7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中醫肛腸專業名專家』稱號,2008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中醫肛腸學科有突出貢獻名專家』稱號等。 尊師重道樹立榜樣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我18歲跟隨夏老學醫開始,我們已有四十年的交情,直到夏老臨終前一直由我照顧,我當科主任時,夏老還經常罵我。』柏連松說,和老師工作、生活在一起,就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柏連松的忘年之交、國醫大師顏德馨對他評價道:『柏老對自己的老師生前生後的照顧讓我們很受感動,也一直被同道稱頌。尊師愛道是醫德的重要方面,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顏德馨說,柏連松醫技高明,也很有中醫特色,對患者非常負責,同道相處也十分謙虛,經常拿出一些內科問題向同仁討教。『我與他是忘年之交,雖然我歲數比他大很多,但我非常尊敬他。』 在尊師重道方面,柏連松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說法不應是中醫界的現象,作為老師,他始終毫無保留地把畢生所學所感授予學生。於此同時,柏連松也希望學生能在跟師臨床的過程中更勤奮認真一些,出師後也要常常看望老師,而不是有事才想到老師。 柏連松對現在中醫藥事業尤其是中醫肛腸科的日益繁榮十分欣慰,但同時也有擔憂。他說,雖然現國家和醫院都重視、科研經費也多了,但『現在醫生的臨床考核指標壓力非常大,科研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少。』 中醫很多好的方法、方子失傳,這也讓柏連松倍感惋惜,『過去中醫外科用藥非常講究,比如用麻油、籽油、豬油等調敷效果都不一樣,現在的中醫醫師能用的方法比以前少了太多了。』僅夏氏外科過去效果很好的幾十種藥方,現在還能開得出來的也就剩下十多種。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療法和藥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近年專門成立了『柏氏肛腸科』,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中醫療法逐漸在這裏找回生機。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