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與文人雅逸文化的心理追求
毛筆居『文房四寶』之首,從毛筆形制的出現便顯現出其富於變化性的特徵。毛筆筆毫就其原料和性能來說,可分為軟毫、硬毫和兼毫三大類。軟毫選取彈性較弱、硬度較小且柔軟的如羊毛、雞毛等製成,其特點是毫端柔,容易攝墨,筆毫便於展開,適宜表現內斂敦厚、變化豐富含蓄的效果。硬毫是用一種彈性較強、硬度較大的動物毛製成的,如兔毛或黃鼠狼尾毛,因兔毫呈深紫色故稱『紫毫』,黃鼠狼毫簡化為『狼毫』。其特點是銳利堅挺,富於彈性,筆鋒藝易於顯露,乾濕燥潤分明。 兼毫介於兩者之間,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彈性不同的動物毛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軟硬適中,剛柔兼具。按鋒穎長短,毛筆又可分為長鋒、短鋒。長鋒筆鋒穎長,鋒腹柔,貯墨多;短鋒筆鋒穎短,鋒腹剛,貯墨少。 古人所謂毛筆要具備『四德』,就是要求筆頭『尖、齊、圓、健』。『尖』是筆毫聚在一起,鋒穎尖銳如錐,毛料根根出鋒、筆身挺直。由於筆鋒尖,在書寫時,便於寫出優美,微妙的點畫。『齊』是筆鋒潤開捏扁後,筆鋒整齊。說明筆毛純淨,製做精良。『圓』就是筆尖豐滿圓潤。筆頭圓,運行時才不至於頭扁、鋒散,從而『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漢揚雄提出『書,心畫也。』(【揚子法言・問神】)從用筆『中鋒』,『藏頭』中,可見文人儒雅內斂的文化心理追求。『健』是指把筆鋒在紙上任意提按,鋪開斂起能顯出彈力。用有彈力的筆,不僅筆鋒有力,而且能抒發胸中逸氣並感到筆肚充實。筆毛鋒芒可剛可柔,可方可圓,能枯能潤,能縮能伸,所謂『筆軟則奇怪生焉』,說明筆毛變化與內心表現的對應關係。 古人常說執筆要『指實掌虛』,『指實』指五個手指各有着落,分有用場;『掌虛』是要讓手指和筆桿與手心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形成一個空當兒,保證運筆的『靈活勁兒』。只有筆桿和圓才能使筆桿轉動時靈動並減少偏差,因此運筆的動作變化,力量輕重要拿捏適度,那怕是一點點動作的不同和力量的微妙變化,落在紙上的跡象便有不同。正是這樣,文人追求雅逸的文化心理才能通過毛筆得以呈現。 毛筆的運用,用石濤的話說:『夫一畫含萬物於中。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從心到筆,由毛筆豐富的表現性在書畫過程中的作用,反映出文人的雅逸文化心理。一是用筆的粗細、枯濕以及用力的強弱變化,產生了點畫線條的體積感、質感和力量感,展現用筆『法度』的規範,尚雅心理。二是由運筆中提按、使轉、映帶、垂縮等一系列活動造成『氣』在筆墨中流動產生韻律變化,使心性自然流露,又不拘常法,反映求逸心理。 二、墨與文人雅逸文化心理的形成 中國書畫藝術,非常重視用墨。墨的正式出現,最早是在西周時期。漢代以後,則多用松枝或桐油燃燒後的煙制墨。由於製作原料不同,墨可分為三種:松煙墨,採用松木燒煙,加入膠和香料製成。其質細色潤、無光澤、香氣防腐、研無聲。油煙墨,用桐油、菜籽油或其他植物油燒煙,參膠和香料製成,色澤黑潤、滲透力強、耐水性強、不褪色。油松墨,即松煙和油煙混合製成的墨,色濃又有光澤。 文人重墨尚雅求逸,因好墨有四個條件:色墨、煙油、膠輕、聲清。色墨指紙上的墨色要沉靜有神采,以墨色黝黑而發紫光的最好。宋代晁以道在其【墨經】中說:『凡墨色,黑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為下。凡光與色不可廢一,以久而不渝者為貴。』煙油指煙無雜質,質地堅細,磨出的墨顆粒細潔,被磨的橫斷面猶如鏡面,絕無砂眼。膠輕指墨中膠成分要少,墨身浸在水中四邊平正,不變形,不脹裂。聲清指研磨時聲音清而細微,敲時聲音清脆而不粗濁。 用墨之前,先需研墨。研墨要有耐心,按順時針方向,墨錠保持垂直、移動平正,重按緩磨,用力均勻,疾徐有節,忌急於求成。整個研磨過程,就是一個書畫的運思過程。古人有云:『非人磨墨墨磨人。 』一來構思運籌帷幄,二來凝神養性修身,展現文人雅逸文化的心理取向。 在國畫藝術中,以墨代彩,所謂『墨分五色』,就是和水研墨為汁,出現不同的墨色和層次,表現水墨變化。歷代文人對水墨情有獨鍾,王維在【山水訣】中說:『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王洽云:『潑墨山水,煙雲慘澹,脫去筆墨町畦。』宋代米芾、米友仁提出『墨戲』。用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的一句話『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道出文人以墨代彩,追求水墨的文化心理是『意』所驅使。所以,文人對水墨變化的熱愛是追求雅逸文化心理的具體呈現。 三、紙與文人雅逸文化心理的實現 紙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中國文化中也最具特色。文獻上有不少關於紙的奇蹟的記載,稱頌紙的由來和特色。最早當為晉代傅咸所作的【紙賦】: 蓋世有質文,則治有損益。故禮隨時變,而器與事易。既作契以代繩兮,又造紙以當策。猶純儉之從宜,亦惟變而是適。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貞;含章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此新。攬之則舒,舍之則卷;可屈可伸,能幽能顯。若乃六親乖方,離群索居;鱗鴻附便援飛書;寫情於萬里,精思於一隅。 來源:國學文化藝術中心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