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人類生活的永久幸福而注重生態的平衡與保護,是當今世界的綠色主題。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儒家思想已關注到了此問題。與歷史發展相伴隨,儒家生態保護思想逐步實現了邏輯的演進鏈:即從『天人合一』生態倫理思想核心的確立,到『仁民愛物』生態保護觀的實施,再到『取物有節』生態發展觀長效機制的保障。
一『天人合一』的生態道德觀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核心。『天』即自然,『人』即人類。『天人合一』通過賦予天以倫理道德的屬性,達到自然與人的和諧的統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這裡孔子肯定了天和堯的同樣偉大,並認為只有堯才能仿效天,因為堯是人類的最傑出的代表。蘊涵着人與天可以相通,即人與自然可以統一,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還通過對自我一生發展歷程的自敘,進一步顯示了這一思想。他說:『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 (論語)孔子對他七十年的坎坷人生道路作了總結,其中所包含的『天』或『天命』便是貫穿其一生思想和實踐中的靈魂和宗旨。統觀全局,『天命』一詞在這裡雖一偶見,但『知天命』卻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正如路德斌指出的『志於學』,「而立」與「不惑」,不過是『知天命』的準備階段,而「耳順」和「縱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也不外是「知天命」之延伸。孔子年五十時,對天命還只是『知』,人與天命還被分為兩部分,但在知天命之後,自然便是一個如何與之融合,以求達到最高境界的問題。很明顯,對於『天命』由『知』至『耳順』,『縱心所欲,不愈矩』,以至整個身心與『天命』合而為一,這是一個漸進過程。所以當孔子七十時,其境界便升華,進入終極狀態。隨心所欲而不逾越『天命』(自然規律)之規矩,舉手投足,無非天命流行;身心與天命契合無問,融合為一,無內外之分,無天人之別。這無疑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孟子從挖掘人的心靈,知曉人的本性,從而知曉天的本質,進而達到『天人合一』。 易傳・繫辭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很顯然,天道,地道是對人而言的。人道指的是社會法則,特別是倫理原則。可見,易傳是把自然與人類社會視為一個真實的有機聯繫的整體的。 (<禮記・中庸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共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萬物並齊而不相害,道並齊而不相脖,『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效特性云:『陰陽和而萬物得。』這些都是把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看作相互聯繫和諧平衡的運動。董仲舒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同而道理,動而相益,順而相受』說的是『天人合一』,就是『動而相益』。 宋代程顥說:『須是合內外之道,一天人,齊天下,』『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還說:『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程氏遺書】)強調『天』與『人』的同一,即『天地人只是一道也』。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強調說:『聖人盡人之道而合天道,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盡人道者,動以順生之幾』((【周易外傳)))講的天的根本性質足『健』,人的生活特點是『動』,人的『動』與天的『健』是一致的。 以上論述不難看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來考慮,而是把它作為一個大系統把握的,強調天人的和諧,即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和政府以對子孫後代極其負責的態度將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已提到了議事日程,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講話中所闡明的那樣:『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化,如果資源能源供應高度緊張,經濟發展與資源矛盾尖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是難以實現的。這一論斷的根據之一,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理念。 二『仁民愛物』的生態保護觀 孔子以『仁民愛物』的命題作為生態保護的根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孔子心日中的天是有生命的,認為萬物隨着四季的輪迴,在生成,生長,生生不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自然萬物既可以滲透人的感情,又可以寄託人的生命與人相互溝通,相互依賴。仁,知之人愛人,也愛物;愛社會,也愛自然。『翼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動物不論其力量的大小,都有情感,語言和意識,也能夠成為人類的朋友和助手,值得我們去關愛,理解和尊重。『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植物也有自己的性格品質,可以讓人親近,也可以與人相通,可見,人類與自然山水,動物,植物之間存在着一種追求和諧。統一共生的生態關係。『仁,知之人,總是集科學,審美,道德與生態於一身的,不僅追求智慧,歡樂和愛人,而且也非常理解自然萬物』。』 孟子以『萬物皆備於我』的命題,佐證了孔子的『仁民愛物』思想。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從生態學的視野來看,『萬物皆備於我』這句話有它的內涵。首先,所有的物始終都在生存着,都不斷湧現出自己,所有的物都是同源,同生的,在未發狀態之中,物我一體,天地人並無差異,不分彼此他已。其次,物的現象存在整體中包含着個體,個體中又能夠反映出整體的性質,特點和功能。後來的張載解說:『萬物皆備於我」,言萬物皆有素於我。』正蒙・正當萬物與我都共同具有一種內在化的『素』,由一『素』而可以通達於萬物。人性即物性,我的特徵就是物的特徵。我的存在總可以在物的存在中找到印證。第三,一切經驗事物都是可通達的,不存在不可把握的客觀對象。至於如何通達,把握於物,孟子主張,主體自我向內關照。世界事物並不在我心之外,我身之外,而始終在我的關照之內。『萬物皆備於我』,所以人類才可以推己及物。 來源:光明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