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華學生梁實秋則可以接受"國學"這一名詞,他論"國學的性質"說:"國學便是一國獨自形成的學問,國學便是所以別於舶來的學問的一個名詞"。這樣的"國學",實際就是晚清人所說的"中學"。對此梁氏其實也有些保留,蓋他以為"學問這個東西,是不分國界的";他也承認"中國在未開海禁以前,所有經天緯地的聖經賢傳、禍國殃民的邪說異端,大半是些本國的土產"。現在雖然"杜威羅素的影響也似乎不在孔孟以下,然而我們暫且撇開古今中外的學問的是非善惡的問題不論,為命名清晰起見,把本國土產的學問叫做國學,這卻沒有什麼不可以的"。18
蔡尚思稍後總結性地將國學界定為:"國是一國,學是學術,國學便是一國的學術。其在中國,就叫做中國的學術。既然叫做中國的學術,那就無所不包了。既然無所不包,那就無所偏畸了。乃今之學者,或以國學為單指中華民族之結晶思想(曹聚仁),或以國學為中國語言文字學(吳文祺),還有以史學眼光去觀察一切的(如章學誠、章太炎等),以及誤認國學為單指國文(其人甚多不易枚舉)與中國文學的(海上一般大學多以中國文學係為國學系)。"這些人"皆僅得其一體,而尚未得其大全。在吾卻始終以為,中國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國學二字範圍外"。19 蔡氏所言不無隨意處,如將章學誠也納入"今之學者",其對吳文祺的主張顯然誤讀(詳另文),尤其他將"學術"與"文化"替換使用,皆可議;然其意在強調國學之"大全",的確與多數人特別是曹聚仁的主張異趣。 不論"國學"是否"國故學"的縮寫,曹氏從學理上區分"國故學"與"國學"的努力顯然不夠成功;在多數時人認知中,兩者基本是一回事,許多人的確將兩者替換使用。總體言之,以上諸人大致都可納入當時的趨新一派,然其關於"國學"與"國故學"的觀念則相當歧異甚至對立,可知這的確是個使當時讀書人煩惱困惑的問題。 東南大學的【史地學報】在介紹北大【國學季刊】時說,"國學之為名,本難確定其義。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國學。分析為言,則中國原有學術,本可分隸各種學科,惟故籍浩博,多須為大規模之整理;而整理之業,尤以歷史為重要;而研究之中,莫不須用歷史的眼光"。20 該刊關於國學的界定與梁實秋比較接近,並特別看出"整理國故"與史學的緊密關聯;但更重要的是,【史地學報】提出了"中國原有學術"分隸"各種學科"這一直接關係到"國學"認同的關鍵問題。這裡的"各種學科"當然指的是西學意義上的"學科",而"中國原有學術"必須經過"大規模之整理"才有可能"分隸"其下。 21 從清季興辦學堂開始,西方學科分類逐漸在中國教育體系中確立,但這也有一個過程。在民初新舊學科分類俱存的語境下,中國固有的主流學術,比如"經學",怎樣融入胡適所謂的"中國文化史"?有些學科如"中國文學"(雖然概念尚在界定之中)已大致取得依西洋分類的學科資格,從事此類研究者是否願意承認他們是在研究"史學"的一種?那些尚未容納在胡適"中國文化史"範圍內的"中國原有學術"又是不是"國學"呢?很明顯,"國學"也好,"國故學"也好,均尚未能確立自身的學術典範,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過是一個涵蓋寬泛的虛懸名號,且與新舊中西的學科分類都有所衝突。 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者之所以亟感有必要別於先已存在的挽救古學那"沒氣力的運動",恰提示着立意標新的"國學"與"舊學"有着割不斷的聯繫。在整理國故尚未風行之時,樊抗父曾主張"中國固有之學術"可"因世俗之名以名之"為"舊學"。22 但那時若真名之為"舊學",恐怕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從事了;必以科學化的"國學"或"國故學"名之,方有吸引力。23 整理國故的影響之一,便是各中學皆開設"國學"一課。時任中學教師的錢穆因教學所需而於北伐前後編撰【國學概論】一書,他在【弁言】中指出:"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一時代的名詞。其範圍所及,何者應列國學,何者則否,實難判別。" 24 來源:人大國學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