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民國趨新學者區分國學與國故學的努力 (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5-1 00:13|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662| 評論: 0|來自: 人大國學網

摘要: 無論如何,相對比較中性的"國故"在民初得到採用,部分即因爲"國粹"不能得到比較廣泛的認可。傅斯年自己在1919年的態度便稍緩和,他那時以爲"國粹不成一個名詞(請問國而且粹的有幾?),實在不如國故妥協。至於保存國粹 ...
無論如何,相對比較中性的"國故"在民初得到採用,部分即因爲"國粹"不能得到比較廣泛的認可。傅斯年自己在1919年的態度便稍緩和,他那時以爲"國粹不成一個名詞(請問國而且粹的有幾?),實在不如國故妥協。至於保存國粹,尤其可笑。凡是一件事物,講到了保存兩字,就把往博物院去的命運和盤托出了。我們若真要做古人的肖子,也當創造國粹(就是我們自己發明點新事物),不當保存國粹。天地間事,不進就退,沒有可以保存得住的。"11 問題在於,即使這更"妥協"的"國故",在很大程度上仍不過是一個涵蓋寬泛的虛懸名號而已,使用這一名詞的各類人等其實未必具有共識。

  毛子水當時就置疑道,"什麼是國故呢? 我們倘若把這個問題問起那些講國故的人,所得的回答恐怕沒有相同的。有些必定說國故就是’三綱五常’;有些必定說國故就是’四書五經’;有些必定說’學海堂經解’是國故;更有些必把’駢體文鈔’’古文辭類纂’’鐘鼎款識’……等東西當作國故。"可知"國故這個名詞,沒有很清楚很一定的意義"。他根據章太炎【國故論衡】的內容,以爲"國故就是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並增加章氏此書未專門論及的"歷史",提出"國故就是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和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若"不把學術史從民族的歷史裡分出來,我們簡直可以用’中國過去歷史的材料’代替國故這個名詞"。12 

  他特別解釋"國故的大部分是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的材料"一點說:"國故的大部分,實在就是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但是從前人所做的從前人的歷史,我們現在不能用他;因爲現在人的歷史的眼光,十分之八九不應當和從前人的相同,所以我們現在的歷史,大部分都應當從我們自己的歷史的眼光新做出來,方能合用。因此,我們把國故的這一大部分,不看作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看作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的材料。"這裡所說的"歷史",主要是"歷史學"的意思;因前人眼光不同而做出的歷史便可以"不看作歷史",正是清季中國"無史"論的"現代表述"。惟"國故"既然是歷史的材料,則治此材料的"國故學"自然便成爲歷史學了。

  幾年後胡適整合併進一步系統闡發傅斯年和毛子水的觀念說,"’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裡,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爲’國學’。’國故’這個名詞,最爲妥當;因爲他是一個中立的名詞,不含褒貶的意義。’國故’包含’國粹’;但他又包含’國渣’。我們若不了解’國渣’,如何懂得’國粹’?"可知胡適對"國故"這一詞彙的選擇正因爲它不含褒貶的中立性。他進而明確提出"要擴充國學的領域,包括上下三四千年的過去文化,打破一切的門戶成見: 拿歷史的眼光來整統一切"。13 

  不過,胡適注意到的,在以北大爲中心的整理國故運動開始之前,已有類似的"運動"出現: 古學界青黃不接造成的學術寂寞使許多人產生古學將要淪亡的悲觀,結果"很自然的發出一種沒氣力的反動的運動來",包括夢想孔教復興者、試圖通過保存古文古詩以達到古學保存者、甚至靜坐扶乩者。胡適宣布,"在我們看起來,這些反動都只是舊式學者破產的鐵證;這些行爲,不但不能挽救他們所憂慮的國學之淪亡,反可以增加國中少年人對於古學的藐視"。正因此,整理國故運動的推動者總思有別於已"破產"的舊式學者,"國學"/"國故學"正是他們區別於破產的"古學"的新認同,而"國學的將來"也因此充滿希望。

  胡適對國故學這一"領域"做出了更具體的界定:"國故學包括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歷史是多方面的: 單記朝代興亡,固不是歷史;單有一宗一派,也不成歷史。過去種種,上自思想學術之大,下至一個字、一支山歌之細,都是歷史,都屬於國學研究的範圍。"而"國學的使命是要大家懂得中國的過去的文化史;國學的方法是要用歷史的眼光來整理一切過去文化的歷史。國學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國文化史"。他具體列出"中國文化史"的系統則包括民族、語言文字、經濟、政治、國際交通、思想學術、宗教、文藝、風俗、制度十種史。換言之,"國學"就是系統的中國文化史。
來源:人大國學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