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草原文明入侵是難以抹殺的記憶,它伴隨了數千年,一直困擾著中原文明的成長,長期以來,我們的歷史解釋習慣於將其看成是野蠻的、破壞性的,換言之,只有將其徹底消滅,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很少深刻去反省,多元文明爲何不能共存? 狄宇宙這本書在國內已翻印了幾次,很奇怪爲何沒能得到人們的關注。他的很多觀點堪稱是顛覆性的。 首先,草原文明源於農耕文明,它比農耕文明誕生晚。考古發現可證明,馬的馴化歷史只有五千多年,而最早的農產品出現在1.25萬年前,由此可以認定,草原文明是從農耕文明中分化出來的文明,它不是先天就具有掠奪性,先天就殘忍。 第二,是農耕文明率先蠶食草原文明。在草原與中原之間,有寬廣的半耕半牧區,這個界限雖不清晰,但一直存在,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從春秋開始到漢代,兩個文明的接壤線平均北推了將近1千公里,換言之,中原文明幾乎將所有半耕半牧區蠶食殆盡。 第三,農耕文明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半耕半牧區北移最大的問題,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因爲耕種就要破壞植被,要砍伐森林,在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接觸線上,生態災難觸目驚心,這很難不引起草原文明的報復性反彈。 我們以往的文字記載,往往渲染草原文明的殘忍、貪婪,然而,這些記載多源於漢人,作者基本沒在邊疆生活過,也很少接觸異族人士,他們基於傳聞和想像寫作,這難免會產生傾向性。更重要的是,對外用兵往往是皇帝的決策,沒人敢質疑自己的主子。 被遮蔽的歷史,造就了愚昧的人們。所以一代代人習慣於將夷狄看成是非人類,我們嘲笑他們的傳統,鄙夷他們的生活習慣,拒絕他們的融入,從沒有用理性去反省。於是,在相互的仇恨中,難免擦槍出火。歷朝歷代,北防都是浩大的工程,人民心甘情願地拿出生命與財富,去填補這個無底洞,然而,依然免不了亡國滅家。 文明對抗的最終結局,只能是悲劇。然而,我們沉浸在歷史宿命中,不斷與自己想像中的惡魔去搏鬥,可究竟得到了什麼? 真正該檢討的,是傳統文明爲何如此褊狹,爲何不能與異文明建立起一種和諧、互助的關係,爲什麼不能基於普遍人性的立場,去尋求共同的未來? 因爲,傳統思維深入骨髓的是家天下的思想,『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在皇帝的眼中,自己是唯一的,絕不允許異端存在,而士大夫階層皆無獨立人格,即使明知理路所在,也不會公開,只能一味從君所願,這,就爲民族災難留下了伏筆。(蔡輝/文) ●歷史:【古代中國與其強鄰】 作者:(美)狄宇宙 定價:45元 評分:9.0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