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學、藝術激起的反響 慕尼黑英式公園裏的『中國木塔』 當時西方的文學界對中國的反應要晚一拍,主要是因為,西方派到中國來的傳教士中,都是思想家和學者,卻沒有文學家和藝術家。所以儘管中國文學非常豐富,但信息傳遞不及時。直到18世紀中葉,即『中國風』的尾聲中,中國文學才開始遠征西方。而它的第一個引領者不是傳教士,也不是文學家,而是一位英國商人,名叫詹姆斯・魏金森。他在廣東生活多年,通過英語和葡萄牙語譯了一個四卷本的中國小說、戲劇、諺語和詩歌合集,包括【風月好逑傳】、【中國戲提要】、【中國諺語】以及【中國詩歌】,1719年這部合集由英國人湯姆士・帕塞刊印了出來。13年後,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把元代紀君祥雜劇【趙氏孤兒】譯成法文,題為【中國悲劇趙氏孤兒】,翌年被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志】所收,很快就有了英、德、俄等譯本。但馬譯本沒有唱詞,所以1741年英國出了全譯本。 剛才講的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文學家,如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盧梭等。伏爾泰對【趙氏孤兒】讚美有加,1755年特地把它改編成【中國孤兒】在法國上演。這齣元雜劇的故事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記載,它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是一則捨生取義、替友人救孤復仇除奸的故事。伏爾泰則從人文主義出發,把故事挪到成吉思汗的年代,用那些大善大德的事例感染成吉思汗,使他從熱衷於血腥征服的暴力迷狂中轉變為懂得體恤愛護民眾的君王。伏爾泰對於中國文學的西征作了前導。 幾年之後,即18世紀60年代,中國『十才子書』【風月好逑傳】除了英譯本外,很快有了法譯本和德譯本。但中國文學在德國大作家中首先引起反響的也是【趙氏孤兒】。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認為這個劇『最深刻動人』。1781年歌德曾着手根據【趙氏孤兒】和【今古奇觀】改編一個劇本【艾爾彭諾】,可惜沒有完成。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學』的願景,也是他最先在一部重要小說(【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中塑造了『世界公民』的形象。因此歌德把眼界朝向東方,朝向中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歌德對中國的了解不是通過傳教士,主要是通過文學作品。就像當年的中國人不了解外國人而一概視之為『蠻人』一樣,當歌德早年不了解中國的時候,對中國也是有誤解的。但當他先後讀到中國文學中諸如【好逑傳】、【玉嬌梨】、【花箋記】、【百美圖詠】、【今古奇觀】以及戲劇【趙氏孤兒】等作品的時候,很快改變了原來的成見,發現『中國人是一個和德國人非常相像的民族』,『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情感方面幾乎和我們一樣,使我們很快就感覺到他們是我們的同類人,只是在他們那裏一切都比我們這裏更純潔、更明朗也更合乎道德。在他們那裏,一切都是容易理解的,平易近人的……因此和我寫的【赫爾曼與竇綠苔】以及英國理查孫寫的小說有很多類似之處』。儘管他知道,這些書『肯定不是』中國最好的小說。他相信『中國有千百部這樣的小說,他們開始創作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在樹林裏生活呢。』歌德還把中國詩人與法國詩人貝朗瑞作了對比,指出『中國詩人那樣徹底遵守道德,而現代法國第一流詩人卻正相反,這不是極可注意的嗎?』於是他認為,『正是這種在一切方面保持嚴格的節制,使得中國維持數千年之久,而且還會長期存在下去。』出於對中國人的這種好感,歌德晚年還根據某些中國詩歌的主題,寫了一個小詩集,提名為【中德四季晨昏雜詠】,共14首詩。 歌德的偉大盟友席勒也是對中國很感興趣的德國作家之一。1794年他從一位德國譯者即穆爾那裏得到一本【好逑傳】的德譯本,愛不釋手,因嫌譯得不好,很想把它改寫一番,而且已經和一家出版社簽了約,打算最晚在1806年完成。可惜1805年他就去世了,留下遺憾。年輕時,1782年席勒曾把意大利戈茨的歌劇【杜蘭朵】改編成話劇,有人猜測,是不是因為劇中有『中國公主』的緣故呢? 中國藝術對西方的征服比古代經典要晚,但比文學要早,在18世紀上半葉即引起反響。主要是法國、意大利和英國。法國有兩位代表這個時代歐洲畫風的畫家對中國藝術情有獨鍾,一位是瓦托(Je an -A n to in e W atte au ,1 6 8 4 - 1721),另一位是博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兩人都是歐洲羅珂珂風格的主要代表,前者比後者更有名。他們都傾向於淡雅、柔美的審美情趣,而中國的水墨畫,尤其是山水畫比起歐洲的油畫確實要清淡得多。有人評價瓦托『深得中國六法』。據說他的一幅最具中國畫韻致的【孤島帆陰】藏於羅浮宮,我查了一下英文版的【羅浮宮藏畫集】,可惜沒有。他和博歇是師生輩,所以常常是瓦托給博歇出一些有關中國的題意,讓博歇來畫。可是這在他們的主要作品中都沒有體現出來。只是在一些裝飾性的作品中才能看到,如沙發和座椅的靠背、壁毯、陶瓷製品和屏風等。還有就是某些速寫小品。當時英國有一批水彩畫家也受過中國畫的影響,如柯仁和他的學生特涅等。 中國藝術對西方藝術發生的影響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園林藝術。中國園林那種飛檐翹角的亭榭、高聳的層塔,富有妙趣的石橋、假山、鐘樓以及蜿蜒的小徑等都使他們讚賞不已。他們還專門給『蜿蜒小徑』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叫『蛇形曲線』。當年席勒就很欣賞這種蛇形曲線。歐洲不少國家都利用中國造園藝術的這些特徵作為部分元素納入他們一些重要的園林設計中。如18世紀德國薩克森公國的統治者就曾在德累斯頓附近的易北河畔蓋了一座皮爾尼茨宮,其中的『水宮』就是按中國建築的風格建造的。德國卡塞爾一位以往的伯爵威廉・索赫還在一條叫『吳江』的小溪旁建了個『木蘭村』,連擠牛奶的黑人都穿中國服裝,儼然是個江南園林。至于波茨坦的茶亭和慕尼黑的木塔就更是代表作了。難怪18世紀中葉的英國皇家建築師威廉・錢伯斯,即【中國建築、家具、衣飾、器物圖案】一書的作者,在他的經典性著作【東方園藝】(1772)一書中這樣讚美中國園林藝術:『中國人設計的園林藝術實在是無與倫比的。歐洲人在藝術方面無法與東方的燦爛成就相媲美,只能像對太陽那樣儘量吸收它的光輝而已。』這位年輕時曾在廣東生活過、後來還再度去那裏考察過的資深建築師在書中強調:『中國庭園以自然為模範,主張一切美來自自然,模仿自然中的無秩序。』因此他主張『我們的庭園通常只與原野相似,完全近乎自然的摹寫。』最能體現他的藝術主張的是他自己設計的、位於倫敦郊區的『丘園』,園中還建了一座高高的中國塔。這種審美趣味顯然造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像英國作家愛迪生、詩人蒲伯等都造了中國式花園。而且還有理論著作做支撐,如哈弗潘尼的【中國趣味的田園建築】(1750)。這樣,歐洲的公園就形成了兩種模式:英式公園和法式公園。前者遵循曲線造型,小橋流水,樹木參天,富有浪漫主義的田園風味和野趣;後者按照幾何造型,整齊有序,人工雕琢痕跡較重。領頭反對『規矩花園』的英國曲線美學的倡導者肯特有一句名言:『大自然不喜歡直線!』英國人的這一觀點顯然也影響了法國,所以後來法國也出現了『中英式庭園』。 來源: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