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5月5日電(記者孔凡元)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暨考古學專業40周年慶典5日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原中國文物局局長、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被聘爲新成立的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內外的300多名考古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大會。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在致辭中指出,山東大學在建校之初,就設有經史子集課程,從而奠定了文史學科的基礎。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科學考古學剛剛傳入中國,山東就邁出了考古學發展的第一步。1928年,時任齊魯大學助教、同時在清華大學就讀研究生的吳金鼎先生發現了龍山鎮城子崖遺址,從而引發了1930年城子崖遺址的科學發掘和龍山文化的命名,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歷史的重要階段。山大素以文史見長,考古學、民俗學這兩個學科都是該校人文領域裡的重要支撐。山大文化遺產研究院正是依託考古學、民俗學這兩個學科而組建的。與其他高校相比較,地處齊魯文化及孔孟禮儀之鄉的山東大學,承擔著歷史和時代賦予的更爲迫切、也更爲實際的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致辭中說,『齊魯大地人傑地靈,保存在地上地下以及水下的、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資源極爲豐富。山東大學的考古學科起步早,發展快,在考古文博學界有著重要影響。山大始終把培養優秀的考古文博人才作爲基礎性工作,強調考古實踐的基本功訓練,贏得了業界廣泛認可。學校還依靠師生們的考古收穫,辦起了一個具有高水平陳列的大學博物館。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學校整合考古學、民俗學科的力量,成立文化遺產研究院,這是學科建設的一個方向,吸引社會各界力量,協同創新,更好地爲國家、尤其是山東省的文化遺產事業服務。很高興自己成爲其中的一分子。』 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該校立青講座教授代表文德安(Anne Underhill)代表與會的國外學者發表了講話。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教授談了學院的發展規劃。他說,古史重建和中華文明起源一向是該校考古學科的主攻方向,未來將仍然瞄準這一方向,從器物-技術、制度-社會、文化-認知和環境變遷等角度,揭示中國主要區域社會的複雜化進程,闡釋中華文明起源的機制和早期形態,並通過與世界各主要文明區在國家形成和早期國家形態方面的比較研究,探索、總結中華文明的特質及動因,在文明起源理論建設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山大學派。 來源:中新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