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明光说"把史学之争引向歧途(2)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0-4-20 11:08|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493| 評論: 0|來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起,“盱眙说”开始兴起     “盱眙说”的兴起,源于明祖陵的修复。康熙十九年(1680),明祖陵被大水淹没,直到1964年大旱时才露出水面。1976年开始修复,1982年初具规模,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 ...

上世纪90年代起,“盱眙说”开始兴起

    “盱眙说”的兴起,源于明祖陵的修复。康熙十九年(1680),明祖陵被大水淹没,直到1964年大旱时才露出水面。1976年开始修复,1982年初具规模,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现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西岸的明祖陵的修复,激发了当地人对朱元璋及明史的关注。此时的“嘉山说”亦传到江苏泗州、盱眙一带。这里的人们很快感悟到:今天的“嘉山县治明光镇北赵府村”,在明代称“盱眙县太平乡”,因此,“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朱元璋是盱眙人”――“盱眙说”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为了给“盱眙说”提供史料证据,1990年,江苏省泗洪县地方文史专家蒋中健(曾任泗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已于2008年去世)点校了徐祯卿《翦胜野闻》收录的《朱氏世德碑》。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将碑文中的“生迁钟离后戊辰年”篡改为“生迁盱眙后戊辰年”。

    蒋中健篡改《朱氏世德碑》“生迁盱眙”之句,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盱眙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一时期,当地人每每说起朱元璋出生于盱眙时,大多引用“生迁盱眙”作为依据。

    2004年8月,第10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明孝陵召开。会议期间,组织专家学者前往江苏盱眙县明祖陵考察。在祖陵陈列馆内,《朱氏世德碑》全文抄录于墙上。当一些专家学者看见碑文中的“钟离”二字被改为“盱眙”时,当场发出疑问:这样做有什么意思?

    2003年,盱眙县通过中央电视台介绍“淮安文化”之机,宣传朱元璋出生地在盱眙县。到2005年前后,“盱眙说”的声音借助各种媒体响遍全国,几乎将“嘉山说”的声音全部覆盖。

    本世纪初,夏玉润还原“凤阳说”,得到陈梧桐教授的认同

    1999年至2003年期间,夏玉润为撰写《朱元璋与凤阳》一书,对朱元璋出生地的史料进行了重新梳理。最终发现,早在朱元璋在世时,“凤阳说”是唯一一“说”。永乐以后,围绕朱元璋出生前后所发生的“圣瑞”之象在社会上被炒作得越发神奇,在以讹传讹的过程中,泗州盱眙地方官员采用编纂地方志等方式,将这些“圣瑞”之象拉入盱眙县,从而产生“盱眙说”。“盱眙说”从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作为社会上流传的“小道消息”而存在,而“凤阳说”在明清两代一直是全社会及史学界的共识。于是他在《朱元璋与凤阳》一书中,开始更正以前撰写的《凤阳古今》、《朱元璋的出生地及少年行踪考略》所持“嘉山说”的观点:“朱元璋出生于钟离之东乡,地点已十分清楚”,那就是今天的凤阳县。

    明清以来的“凤阳说”,率先在《朱元璋与凤阳》一书中得以还原。

    《朱元璋与凤阳》出版后,陈梧桐写下书评《自从出了个朱皇帝――读〈朱元璋与凤阳〉》一文,刊登于《博览群书》2004年第8期,对这部60余万字的史学著作给予鼓励与肯定。此时,陈梧桐教授对1993年版《洪武皇帝大传》一书进行了增补、修改。由于夏玉润提出的“凤阳说”与原书有冲突,夏玉润说:“治学严谨的陈(梧桐)先生为了考证朱元璋的出生地,经常打电话与我讨论,最终采用‘钟离东乡’之说。”陈梧桐在新版《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对原书中的“嘉山说”做了如下更正: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阳历10月21日)未时,在濠州钟离(治所在今安徽凤阳临淮东板桥境内)东乡的一个村庄,从一户汉族农民低矮破旧的茅草屋里,传出清脆稚嫩的啼哭声,一个瘦弱的婴儿降生了。

    “凤阳说”虽然得到陈梧桐教授的肯定,但声音仍旧很弱。而在此时的“盱眙说”“嘉山说”,在社会上仍然是“涛声依旧”。

    所谓“兰州西宁会议上的争吵”

    2005年8月,第11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开幕。大会划分了4个讨论组。笔者与朱元璋研究会秘书长夏玉润、盱眙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陈琳、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等分在同一组。本组由吕士朋、陈梧桐二位教授任组长。巧合的是,夏玉润、陈琳同时带来题名《朱元璋出生地考》论文。会上,陈琳、夏玉润先后发言,对朱元璋出生地的“盱眙说”和“凤阳说”分别进行了宣读。由于双方观点针锋相对,引起全组专家学者的关注。季士家曾于1992年撰写过《朱元璋其人》一文,该文持“盱眙说”,他便在小组会上插话,支持陈琳的观点。对于这一话题,其他专家均未发表任何意见。

    数日后,讨论会在西宁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被誉为“台湾学界奇才”的台湾东海大学原校长吕士朋教授与陈梧桐教授协商后,由吕士朋代表本组作大会总结发言。在谈到朱元璋出生地这一话题时,吕士朋称夏玉润引用的历史资料是洪武年间官方正史,肯定了“凤阳说”,而对陈琳的“盱眙说”只字未提。这就是这次会议关于“朱元璋出生地之争”的全过程。

    时隔3年,这段往事被人再次提及,却是另一番说法――说法一:“2005年兰州、西宁第11届明史国际学术年会上,盱眙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陈琳就与夏玉润在会上争吵起来,陈先生言辞激烈,很难听,做学问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到西宁时,主办方将毛佩琦先生和陈琳先生安排住一个房间,陈琳就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及相关证据材料拿给毛佩琦先生看,并与毛佩琦先生交谈了半夜,第二天毛佩琦先生开始偏向陈琳。”说法二:“2005年在兰州和西宁联合召开的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180余位专家学者达成一致共识: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省明光市。”

    奇怪的是,据笔者所知,陈述这两种说法的两位专家并没有参加3年前的这次会议。

    兰州、西宁会议后,南京明孝陵主办的《南京明文化研究》先后刊登了陈琳、夏玉润的文章,以体现学术上的“百家争鸣”。2009年2月18日,南京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开馆,在介绍朱元璋出生地时,撤去了旧馆中原来的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木场津里(今属安徽省嘉山县明光区明东乡赵府村)”之说,换上了朱棣御制《孝陵神功圣德碑》中生于“濠州”之说――从而与夏玉润的观点完全相同。


来源:中国文化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