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起,『盱眙說』開始興起
『盱眙說』的興起,源於明祖陵的修復。康熙十九年(1680),明祖陵被大水淹沒,直到1964年大旱時才露出水面。1976年開始修復,1982年初具規模,被列爲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被國務院批准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現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西岸的明祖陵的修復,激發了當地人對朱元璋及明史的關注。此時的『嘉山說』亦傳到江蘇泗州、盱眙一帶。這裡的人們很快感悟到:今天的『嘉山縣治明光鎮北趙府村』,在明代稱『盱眙縣太平鄉』,因此,『朱元璋出生於盱眙縣』『朱元璋是盱眙人』――『盱眙說』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爲了給『盱眙說』提供史料證據,1990年,江蘇省泗洪縣地方文史專家蔣中健(曾任泗洪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已於2008年去世)點校了徐禎卿【翦勝野聞】收錄的【朱氏世德碑】。不知出於何種原因,他將碑文中的『生遷鍾離後戊辰年』篡改爲『生遷盱眙後戊辰年』。
蔣中健篡改【朱氏世德碑】『生遷盱眙』之句,在社會上(尤其是在盱眙當地)產生了一定影響。在這一時期,當地人每每說起朱元璋出生於盱眙時,大多引用『生遷盱眙』作爲依據。
2004年8月,第10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南京明孝陵召開。會議期間,組織專家學者前往江蘇盱眙縣明祖陵考察。在祖陵陳列館內,【朱氏世德碑】全文抄錄於牆上。當一些專家學者看見碑文中的『鍾離』二字被改爲『盱眙』時,當場發出疑問:這樣做有什麼意思?
2003年,盱眙縣通過中央電視台介紹『淮安文化』之機,宣傳朱元璋出生地在盱眙縣。到2005年前後,『盱眙說』的聲音藉助各種媒體響遍全國,幾乎將『嘉山說』的聲音全部覆蓋。
本世紀初,夏玉潤還原『鳳陽說』,得到陳梧桐教授的認同
1999年至2003年期間,夏玉潤爲撰寫【朱元璋與鳳陽】一書,對朱元璋出生地的史料進行了重新梳理。最終發現,早在朱元璋在世時,『鳳陽說』是唯一一『說』。永樂以後,圍繞朱元璋出生前後所發生的『聖瑞』之象在社會上被炒作得越發神奇,在以訛傳訛的過程中,泗州盱眙地方官員採用編纂地方志等方式,將這些『聖瑞』之象拉入盱眙縣,從而產生『盱眙說』。『盱眙說』從產生之日起,一直是作爲社會上流傳的『小道消息』而存在,而『鳳陽說』在明清兩代一直是全社會及史學界的共識。於是他在【朱元璋與鳳陽】一書中,開始更正以前撰寫的【鳳陽古今】、【朱元璋的出生地及少年行蹤考略】所持『嘉山說』的觀點:『朱元璋出生於鍾離之東鄉,地點已十分清楚』,那就是今天的鳳陽縣。
明清以來的『鳳陽說』,率先在【朱元璋與鳳陽】一書中得以還原。
【朱元璋與鳳陽】出版後,陳梧桐寫下書評【自從出了個朱皇帝――讀〖朱元璋與鳳陽〗】一文,刊登於【博覽群書】2004年第8期,對這部60餘萬字的史學著作給予鼓勵與肯定。此時,陳梧桐教授對1993年版【洪武皇帝大傳】一書進行了增補、修改。由於夏玉潤提出的『鳳陽說』與原書有衝突,夏玉潤說:『治學嚴謹的陳(梧桐)先生爲了考證朱元璋的出生地,經常打電話與我討論,最終採用「鍾離東鄉」之說。』陳梧桐在新版【洪武大帝朱元璋傳】對原書中的『嘉山說』做了如下更正: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陽曆10月21日)未時,在濠州鍾離(治所在今安徽鳳陽臨淮東板橋境內)東鄉的一個村莊,從一戶漢族農民低矮破舊的茅草屋裡,傳出清脆稚嫩的啼哭聲,一個瘦弱的嬰兒降生了。
『鳳陽說』雖然得到陳梧桐教授的肯定,但聲音仍舊很弱。而在此時的『盱眙說』『嘉山說』,在社會上仍然是『濤聲依舊』。
所謂『蘭州西寧會議上的爭吵』
2005年8月,第11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蘭州開幕。大會劃分了4個討論組。筆者與朱元璋研究會秘書長夏玉潤、盱眙縣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陳琳、南京大學教授範金民、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季士家等分在同一組。本組由呂士朋、陳梧桐二位教授任組長。巧合的是,夏玉潤、陳琳同時帶來題名【朱元璋出生地考】論文。會上,陳琳、夏玉潤先後發言,對朱元璋出生地的『盱眙說』和『鳳陽說』分別進行了宣讀。由於雙方觀點針鋒相對,引起全組專家學者的關注。季士家曾於1992年撰寫過【朱元璋其人】一文,該文持『盱眙說』,他便在小組會上插話,支持陳琳的觀點。對於這一話題,其他專家均未發表任何意見。
數日後,討論會在西寧舉行閉幕式。在閉幕式上,被譽爲『台灣學界奇才』的台灣東海大學原校長呂士朋教授與陳梧桐教授協商後,由呂士朋代表本組作大會總結髮言。在談到朱元璋出生地這一話題時,呂士朋稱夏玉潤引用的歷史資料是洪武年間官方正史,肯定了『鳳陽說』,而對陳琳的『盱眙說』隻字未提。這就是這次會議關於『朱元璋出生地之爭』的全過程。
時隔3年,這段往事被人再次提及,卻是另一番說法――說法一:『2005年蘭州、西寧第11屆明史國際學術年會上,盱眙縣政協文史委主任陳琳就與夏玉潤在會上爭吵起來,陳先生言辭激烈,很難聽,做學問怎麼能出爾反爾呢?……到西寧時,主辦方將毛佩琦先生和陳琳先生安排住一個房間,陳琳就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及相關證據材料拿給毛佩琦先生看,並與毛佩琦先生交談了半夜,第二天毛佩琦先生開始偏向陳琳。』說法二:『2005年在蘭州和西寧聯合召開的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180餘位專家學者達成一致共識: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省明光市。』
奇怪的是,據筆者所知,陳述這兩種說法的兩位專家並沒有參加3年前的這次會議。
蘭州、西寧會議後,南京明孝陵主辦的【南京明文化研究】先後刊登了陳琳、夏玉潤的文章,以體現學術上的『百家爭鳴』。2009年2月18日,南京明孝陵博物館新館開館,在介紹朱元璋出生地時,撤去了舊館中原來的朱元璋生於盱眙縣『靈跡鄉木場津里(今屬安徽省嘉山縣明光區明東鄉趙府村)』之說,換上了朱棣御製【孝陵神功聖德碑】中生於『濠州』之說――從而與夏玉潤的觀點完全相同。
來源: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