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聽着這耳熟能詳的歌詞,你會相信『朱皇帝』竟然不是出生在鳳陽嗎? 近年來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名人故裏之爭中,有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地之爭是一個具有代表性、值得解剖分析的典型。近30年來,朱元璋出生地之爭主要經歷了『嘉山說』『盱眙說』『明光說』到回歸『鳳陽說』4個階段,在學術考證的自我修訂和更新之外,更交織着歷史變遷、人們心態變化特別是地方經濟發展訴求等複雜因素…… 好在再怎麼折騰,朱元璋的中國人身份是沒有問題的。然而,面對韓國娛樂節目提出朱元璋出生地『韓國說』的『愚人節玩笑』,我們在嗤之以鼻之餘,真的沒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嗎? 本報記者近日拜訪了研究朱元璋的著名專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陳梧桐,這位75歲的白髮學者還不大會用電腦寫作,他應記者之邀,認真地用紙筆撰寫了關於朱元璋身世的文章(有關文章另發),並向記者推薦了朱元璋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明史學會理事陳懷仁先生所寫的關於朱元璋出生地之爭的最新文章。這篇文章正是全面回顧有關爭論過程的『總結報告』,本報在此首次公開發表(標題為編者所擬,文字有刪節),以饗讀者―― 關於『朱元璋出生地』的話題,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先是源於安徽滁州,後變成地方政府爭奪文化旅遊資源、發展地方經濟的熱點話題。2009年10月底,在安徽省鳳陽縣召開的『朱元璋暨帝鄉文化學術討論會』上,約有10位專家撰寫了論文,從學術角度對朱元璋出生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眾口一詞:朱元璋的出生地就在今天的鳳陽縣。本文對近30年來朱元璋出生地之爭的來龍去脈加以回顧,全面解讀這段紛爭的歷程。 上世紀80年代初,劉思祥開啟了『嘉山說』,後在史學界廣為流傳 上世紀80年代初,安徽省滁縣地區文化局文物科副科長劉思祥聽說地區所轄嘉山縣明光鎮趙府村存有朱元璋出生地的碑刻,也聽說了一些關於朱元璋出生地的民間傳說,便與嘉山縣文化館館長張蔭曾合作,撰寫了【朱元璋出生於嘉山】的短文,發表於1983年10月13日的地區行署機關報【滁州報】。此說法後來編入由劉思祥承擔古代史部分寫作的鄉土教材【皖東歷史】,書中第24頁寫道:『朱元璋生於嘉山,長在鳳陽,崛起於皖東,對家鄉自然懷有深厚感情。』――這一關於朱元璋出生地的『嘉山說』出現後,立即成為滁縣地區文化界的共識。 『嘉山說』很快被供職於鳳陽縣文化館(鳳陽縣亦屬滁縣地區)的夏玉潤(現為中國明史學會理事、朱元璋研究會秘書長)獲悉。1984年春,他專程到嘉山縣考察了趙府村的幾塊殘碑,立即認同了劉思祥的結論。於是,他在與吳庭美合著的【鳳陽古今】一書中寫道:『朱元璋在鍾離之東、盱眙縣靈跡鄉紅廟(即今嘉山縣明東鄉趙府村)誕生了。』 1995年7月,夏玉潤第二次前往嘉山縣(當時已改為明光市)趙府村進行考察,然後撰寫了【朱元璋的出生地及少年行蹤考略】一文。他在文章中寫道:『【實錄】中所說的朱元璋出生地「鍾離之東鄉」,就在嘉山縣(明光市)趙府村。』 如果說『嘉山說』開啟者是劉思祥的話,那麼『嘉山說』的傳播者則是被稱之為繼吳晗之後、當代研究朱元璋最著名的專家之一陳梧桐教授。陳梧桐,福建省安溪人,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曾任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朱元璋研究會顧問等。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陳梧桐曾於1970年至1972年在教育部設立於鳳陽的『五・七』幹校勞動鍛煉。1990年10月,他再次來到鳳陽,與劉思祥共同參加了在鳳陽召開的『朱元璋與明初社會研討會』。在會上,當他了解『嘉山說』後,便將『嘉山說』寫入他的【洪武皇帝大傳】一書: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陽曆10月21日)未時,從濠州鍾離(治所在今安徽鳳陽東北)東鄉(今安徽嘉山縣治明光鎮北趙府村)一座破舊的二郎廟裏,傳來一陣清脆的啼哭聲,一個瘦弱的嬰兒降生了。 陳梧桐教授對朱元璋出生地『嘉山說』的認可,迅速被全國書刊所轉錄。在這一時期出版的關於朱元璋事跡的書籍、文章中,『嘉山說』似乎成為朱元璋出生地最時髦的說法。例如2005年出版的王天有審定,許文繼、陳時龍著【正說明朝十六帝】一書,全文引錄了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關於朱元璋出生地的這段話。不僅如此,在歷來公認的朱元璋的家鄉鳳陽縣,於1998年出版的【鳳陽縣誌】『大事記』中,亦認同『嘉山說』。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