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北京地圖,會發現很多老地名中都帶個『窯』字,北京需要這麼多『窯』嗎?難道老北京城是個大工廠?其實很簡單,就像新北京地名中許多帶『橋』一樣,『窯』在過去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亞於今天的『橋』。
明成祖爲『震動北方』,遷都北京,因城市建設需要,大量山陝工匠湧入,北京的『窯』漸漸多起來,多集中在南城一代,當時這裡磚瓦匠較多,形成了『大北窯』、『劉家窯』等。 『窯』主要生產磚瓦,是舊式建築的必需品,磚瓦容易損毀,窯廠需不斷生產,以滿足維修的需要,因此窯廠生存相對容易。比如清末民初,潘家園(原名潘家窯)一代磚窯鱗次櫛比,達到了近百家之多。 然而,燒窯需使用粘土,窯廠開設後,往往就地取土,作爲原材料,然而,黏土資源是有限的,一旦周邊的黏土被挖光了,窯廠就會被廢棄,窯主只能另尋更好的地方開窯。隨開隨棄,所以北京的窯特別多,而叫『窯』的地方也特別多。 北京比較著名的『窯』有: 大北窯:儘管名氣較大,但歷史並不太長。1939年侵華日軍在此挖坑取土、建窯燒磚,稱大北窯。日本投降後,一些窯廠仍保留了下來。 黑窯廠街:明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在北京建造宮殿,修築城牆時,工部設了5個窯廠,黑窯廠就是其中之一,專門燒制城磚,因燒出的城磚爲青灰色,俗稱黑磚,故稱爲黑窯廠。 劉家窯:自明始,這裡開了許多磚窯瓦廠,當時這裡是城外郊區,取土、用工相對便宜,周邊又有水源,所以是窯主們首選之地,據傳一家窯主姓劉,世代燒窯,他家燒出的磚瓦成色好,不易碎,人們慕名而來,以後附近漸形成村落,稱爲劉家窯村。當年燒窯取土,留下了許多大水坑和窪地,上個世紀60年代後才逐漸填平。 大瓦窯和小瓦窯:明修北京城時,在此燒瓦。大瓦窯在小瓦窯西南,規模較大,明代成爲『瓦窯』,而小瓦窯原稱『瓦窯頭』,也燒瓦,但規模小得多。 北京以『窯』爲地名的,還有崔家窯、鮑家窯、鄧家窯、嚴窯、魏窯等,都是因窯主姓名而取名。 延慶縣稱『窯』的地名最多,目前保留下來的地名有20多個,因爲明朝爲了防禦外敵入侵,在八達嶺以北修了許多城堡,城磚就地燒制,推動了窯業的繁榮。 老北京還有專門燒盆的窯場,俗稱『盆窯』,最知名的是延慶的盆窯和豐臺的白盆窯。 頤和園南有『後窯』,修頤和園時,在此燒磚瓦,窯工多來自山東。頤和園竣工後,一部分窯工在此定居,頤和園的正門是北宮門,按『北』前『南』後的順序,這個窯場得名『後窯』。 本文資料引自【北京志・區縣概要】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