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
上海戲劇學院誕生於1945年,是亞太地區最老的戲劇學院,近年來發展成為一所涵蓋了影視、戲曲、舞蹈、美術、設計、民樂等門類的綜合性藝術大學。上戲學者的研究深入到藝術學諸多領域的歷史和理論,然而一直還沒有一本書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我校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欲采苹花不自由――藝術學文論】可以說填補了這個空白。 藝術學研究藝術創作,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之事;但在近半個多世紀來的中國大學裏,卻成了稀罕的現象。上世紀50年代大學的院系調整把專業分工推到了極端的地步,研究藝術史論者大多集中在中文系、哲學系,那些以做學問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完全排除了藝術創作課程;創作只能在獨立的藝術院校裏教授,而國家級的藝術院校又全都是按單一門類設置的,那裏的教師和學者研究的多半只是一個藝術品種的歷史和理論,往往偏重於藝術創作的技術性層面。與這種專業的人為割裂同時出現的另一個怪現象是,學者和藝術家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甚至相互不屑。大多數學者不會創作,往往也瞧不起當代的創作;大多數學創作的學生則對以經典為主的歷史和哲理層面的學問敬而遠之,甚至逃而避之,認為那是老皇曆和空頭理論。 為什麼會這樣?專業設置的問題固然是盲目照搬當時蘇聯高等院校模式的結果,但學問和創作的割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部分學者中的一種偏見――最典型地表現在某位北京大學前中文系主任的一句廣泛流傳的名言:中文系不培養作家。據說其理由是:古往今來的大作家,很少是在大學裏培養出來的。多年來相信並廣為傳播這條戒律的人竟然都忘了一些常識。中國古代本來就無所謂『大學』,所以就連學問家也不是『大學』裏培養出來的。英國倒是早就有了大學,牛津和劍橋大學早在16世紀就出了一批寫劇本的學者,文學史上叫做『大學才子』(University Wits)劇作家,包括和莎士比亞同年生的克利斯托弗・馬洛等六個人。沒上過大學的莎士比亞還是跟在他們後面寫起來的,雖然莎士比亞的劇本後來超過了所有的大學才子,但英國人並沒有因此說大學從此不許培養劇作家了。在中國有了現代大學以後的頭幾十年裏,其實也出過不少學貫中西、創作與研究兼通的『大學才子』,如魯迅、胡適、老舍、沈從文、馮至、卞之琳、曹禺、洪深等等,有的是在大學時代開始了寫作,有的則在大學教課。雖然他們未必是在大學裏直接學或者教創作課,但大學的文藝氛圍對他們的創作有着極大的幫助,而他們的創作也吸引和影響了大批的青年學子。大學和文藝創作的人為絕緣是從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沈從文、馮至、卞之琳、洪深等創作高手一個個金盆洗手,埋頭做起了學問,有的乾脆離開了大學――那難道是健康的現象嗎?可喜的是,那種不正常的政治氣候早已成為歷史,『中文系不培養作家』、『藝術學系不培養藝術家』這類長期以來被誤以為是歷史傳統的戒律,也已經開始被一點一點地打破了。 上海戲劇學院應該算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其藝術院校的特點,創作從來沒有被排斥在外;又因為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上戲教師對各門類藝術的創作都比較熟悉;再加上近年來多門類藝術專業的發展,我校的藝術學研究在厚度和廣度兩方面愈益顯出其獨到之處。當然,我們在研究與創作的結合上也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探索、改善的地方,這就是本書關於藝術教育的下編的基本主題。 來源:文匯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