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隋玉簡揭秘:【三十六計】作者為山東人檀道濟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09-8-2 00:18|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441| 評論: 0|來自: 濟南日報

摘要: 在我省濟寧發現的隋代玉簡冊最終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它不僅把我國古代著名兵學著作【三十六計】的成書時間上推 餘年,而且以實物例證確定了這本兵學著作的作者。    本報7月30日訊(記者 趙曉林)瞞天過海、 ...

在我省濟寧發現的隋代玉簡冊最終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它不僅把我國古代著名兵學著作【三十六計】的成書時間上推 餘年,而且以實物例證確定了這本兵學著作的作者。 


  本報7月30日訊(記者 趙曉林)瞞天過海、欲擒故縱、調虎離山、美人計、苦肉計、走為上……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兵法計策都出自我國古代的著名兵學著作―――【三十六計】,但【三十六計】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卻一直是個謎。近日,這個千古之謎終於被揭開。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山東孫子研究會、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濟寧市政協在上個月召開的『隋・玉簡冊【三十六計】研討會』上正式公布,【三十六計】的作者為南朝宋國著名武將、山東金鄉(今山東濟寧金鄉)人檀道濟。


  在這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隋代玉簡冊【三十六計】實物進行了現場研究認證。玉簡冊共計66片,單片長24厘米,寬2厘米,厚0.5厘米,平鋪長達132厘米,總重量為4.6公斤。玉簡冊陰刻小篆體文字,共計919字。玉簡冊首片刻『三十六計』四字,尾片刻『開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該玉簡冊為和田青玉質,由於年代久遠,有自然形成的浸色和包漿,部分玉簡片有大小不規則的自然蝕孔。


  隋代玉簡冊由權威專家鑑定確認 


  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副會長、中國古玉器研究會會長侯彥成在此次會議上作了專題發言,並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玉器鑑定專家周南泉的委託,宣讀了對隋代玉簡冊【三十六計】的鑑定證書,與會各方專家也一致贊成所作的鑑定結論,認為此【三十六計】玉簡冊書法古雅,刻工極佳,內容真實可信,所屬年款『開皇』為隋文帝楊堅開國年號,開皇十六年為公元596年,距今1413年,可以確定此玉冊為隋代玉書,具有很高的文物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對於這套玉簡冊的真偽,曾有過爭論。隋代玉簡冊發現與收藏者、濟寧市的郭先生告訴記者,這套【三十六計】玉簡冊是他2003年在濟寧民間發現併購藏的。當時發現時這套玉簡冊十分散亂,有幾片還斷裂了,購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上面的字跡,雖然並不知道內容,但感覺應有價值,所以沒多作考慮就買了下來。買到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接和排列,才發現上面的字跡是【三十六計】,字跡也很清晰,但也沒有覺出其內在的價值。去年,為了確定玉簡冊的玉質,他請濟寧的專業珠寶鑑定中心進行了鑑定,確認為和田玉,這和北京、南京文物鑑定專家的結果是一致的,他們都出具了鑑定證書。兩年多來,他一直在研究上面的內容。後來,和山東孫子研究會取得聯繫,他們對此非常重視,又請專家進行鑑定和解讀,才確認這是揭開【三十六計】作者之謎的重要佐證。由於客觀原因,郭先生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名字。


  【三十六計】作者的認定具有重大價值


  記者今天採訪了此次會議的主要參與者、山東孫子研究會執行會長、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趙承鳳。他告訴記者,這次發現意義非常重大,人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兵學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兩種,一是【孫子兵法】,第二就是【三十六計】。前者是戰略性兵學著作,後者是戰術上的。但【三十六計】的作者一直不詳,有人曾認為是明末清初時期人寫的,爭議很大。而此次對隋代玉簡冊【三十六計】的認定,不但把【三十六計】的成書時間上推了1000餘年,而且確定了【三十六計】的作者是山東濟寧金鄉人檀道濟,這就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三十六計】最早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夫子唯應急走耳。』就是說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經常沿用。近年來,雖然有一些專家也在著述中提出:【三十六計】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問世流傳,作者就是南北朝時期宋國著名將領檀道濟,但缺乏實物例證支持。據考證,檀道濟祖籍高平金鄉即今山東濟寧金鄉檀莊人,智勇兼備,屢建奇功,史書中有『優俘善卒』、『唱籌量沙』等事例和『乃壞汝萬里長城』之名言。這次研討會上,專家一致認為:如果說春秋戰國的軍事實踐活動造就了【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戰略理論的話,魏晉南北朝300多年的戰亂,又將我國古代軍事戰術理論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濟作為這一時代優秀軍事家的代表,總結大量的軍事實踐活動,成就【三十六計】是符合時代背景及其要求的。這次的研究結論並不是孤立的,2007年12月,山東大學孟祥才教授、省社科院謝祥皓研究員在山東孫子研究會的一次會議上就鄭重提出,【三十六計】的作者是檀道濟,祖籍濟寧金鄉。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龔言的【我在北大讀〖三十六計〗】一書中也明確指出:『檀道濟就是【三十六計】的作者。』加上史書記載和民謠、傳說,也使得此次結論具有權威性。


  趙承鳳還介紹,和以前出版的多種【三十六計】版本不同的地方也很明顯,隋代玉簡冊中沒有現在版本中的總說和六套計,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的題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戰國及漢代戰例,但也有兩處提到宋、遼、金之事。因此,趙承鳳覺得【三十六計】的作者是檀道濟無疑,而總說和每計的『按』可能是宋代以後的一位深諳兵法理論、精通易經的人加上去的。他進一步解析、充實、深化了『三十六計』,其貢獻也功不可沒。還有就是這次確認,把屬於山東的文化經典認定到山東,這對於發掘山東的兵學資源、做大山東的兵學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檀道濟與濟南的歷史淵源


  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檀道濟與濟南有着很深的淵源,其著名的『唱籌量沙』事例就和濟南有關。『唱籌量沙』出自【南史・檀道濟傳】,講的是與北魏的一場作戰中,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檀道濟以智退敵的故事,而這一故事發生地就在今濟南歷城區。


  公元431年,劉宋進軍北魏,攻占河南後,又被魏軍收復。檀道濟遂率軍北征,與魏軍交戰30餘次,多獲所勝。戰至歷城梁王莊(今山東濟南東郊王舍人莊之位置)時,由於魏軍力量雄厚,檀道濟軍資匱乏,打算撤退。此時有投降北魏的人告密說檀軍糧草已用盡,於是檀軍內部人心惶惶,皆懼魏軍趁勢來攻。久經沙場的檀道濟聰智多慧,便趁夜間拿沙子當作糧食,邊讓人來稱量,邊高聲呼籌計數,把量過的沙子堆成一堆堆的,又在沙堆上面撒上一層薄薄的糧食。第二天,成堆的『糧食』便出現在檀軍面前,來探風聲的魏軍回去便報告說檀軍仍有成堆的糧食,檀軍無糧的消息是假的。魏軍將領聽後懼怕,不敢追擊,還將告密的人斬首示眾。檀軍藉此安全撤退。這些土堆就是現在的糧冢,後人為紀念檀道濟,又建檀公祠。明崇禎六年(1633年)記載,梁王莊的『糧冢』原有72個,現今保存3個。此莊原名糧家莊,以糧字沿用為梁字至今。


  世界兵學看中國 中國兵學看齊魯


  這次隋代玉簡冊【三十六計】的發現,不僅對於作者的確認起到了重大作用,還加強了山東作為兵學大省的地位。趙承鳳告訴記者,在兵學界有句話叫:世界兵學看中國,中國兵學看齊魯。這不是誇張,山東省的兵學著作是最多的。尤其是古代,像先秦時期最重要兵學著作大部分都誕生於齊魯大地。就齊國而言,收入【武經七書】中的五種先秦兵書,屬於齊地兵家系統的就有三種:【司馬法】、【孫子兵法】和【六韜】。另外,據【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記載,齊國的重要兵學著述,還有【齊孫子】八十九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等等。可惜【子晚子】沒有流傳下來。而在【管子】一書中,兵學思想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軍事問題的篇目,就有【兵法】、【制分】、【七法】、【地圖】、【參患】、【勢】、【九變】、【霸言】、【小匡】、【小問】、【幼官】、【侈靡】、【重法】、【法法】、【立政】、【大匡】、【八觀】、【五輔】等等。這些情況表明,在先秦及兩漢傳播的兵學著作中,數量最為豐富、內容最為精博、且影響最為深遠者,當首推齊國兵學著作。再說魯國,其兵學文化雖然不能和齊國繁榮發達相比,但也有值得稱道之處。像【吳子】一書,論治軍用兵多襲用儒家『仁』、『義』、『禮』、『德』、『教』等重要範疇,提倡『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云云,更是魯文化『宗仁本義』特色的突出體現。另外,歷代湧現的山東籍的著名戰將多,發生在山東區域內的戰役多,也是山東為兵學大省的體現。


  趙承鳳說,我們曾對齊魯兵學進行過系統研究,山東孫子研究會還與齊魯兵學研究中心一起編輯出版過【齊魯兵典】,裡面收錄了【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管子論兵】、【晏子論兵】、【墨子論兵】、【孔子論兵】、【孟子論兵】、【諸葛亮兵法】等兵學著作,涵蓋了從西周、春秋戰國時代到明朝的大量兵學史料,是齊魯兵學理論資料的一次集中匯集整理。我們準備再版時,將【三十六計】收入,完備這冊兵學專著。


  鏈接


  檀道濟其人


  檀道濟(?―436)南朝宋國著名武將、大臣,高平金鄉(今山東濟寧金鄉)人。初隨劉裕起兵討伐桓玄。西征桓玄殘餘,鎮壓盧循、徐道覆起義,立下戰功,任太尉參軍。416年,北伐後秦,任先鋒,占洛陽。釋放俘虜,感化後秦之民,奔歸者眾多。後率軍進占潼關,與諸軍共破姚紹,滅後秦。因功遷征虜將軍。宋武帝即位,以佐命之功,官至鎮北將軍、丹陽尹、南兗州刺史。少帝即位,受遺詔輔政。徐羨之等密謀廢帝另立,召其入京參與其事。文帝即位,任其為征北將軍。426年,文帝殺徐羨之等,派他討伐荊州刺史謝晦,事平,任江州刺史、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431年,率軍攻北魏,糧盡而歸。不久進位司空。因其戰功卓著,名高權重,被朝廷猜疑。436年遇害。被害時,憤怒投幘於地,說:『乃壞汝萬里長城。』這是最早將軍隊喻為長城的名言,自毀長城的典故就出於此。 


來源:濟南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