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余华不怕被批评:不骂我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6-27 17:32| 发布者: 真衣| 查看: 1644| 评论: 0|来自: 扬子晚报

摘要: 余华《第七天》小说自上市短短十天内掀起各种话题,有评论家叹余华江郎才尽,更有读者用“最烂”来吐槽这本等待了七年的新作。《第七天》是振聋发聩的墓志铭还是网络时代的平庸剪报?是余华七年磨一剑的强势回归还是 ...
余华《第七天》小说自上市短短十天内掀起各种话题,有评论家叹余华江郎才尽,更有读者用“最烂”来吐槽这本等待了七年的新作。《第七天》是振聋发聩的墓志铭还是网络时代的平庸剪报?是余华七年磨一剑的强势回归还是匆匆草就的滑铁卢?昨天傍晚,余华接受了扬子晚报的独家专访,围绕着新作《第七天》上市以来媒体和读者讨论的一些话题,和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 
  最烂的作品?与《兄弟》比很客气了
  记者: 有人说《第七天》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也有人认为是新闻串串烧,评论家叹江郎才尽,是你最烂的作品,你怎么看?
  余华:我们的生活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发生在自己和亲友身上的事,发生在自己居住地方的事,发生在新闻里听到看到的事等等,它们包围了我们,不需要去收集,因为它们每天都是活生生跑到我们跟前来。我写下的是我们的生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写了很多当时哥伦比亚报纸上的事件和话题。《第七天》不能和《百年孤独》比,人家写下的是一百年的孤独,我只是写下七天的孤独,而且人家的一百年只用了二十多万字,我的七天花费了十三万字。我深感惭愧。有人说《第七天》是我最烂的小说,这个很客气了。七年前《兄弟》出版时,有人说是中国所有小说里最烂的。
  在乎批评吗?不骂意味着我被遗忘了
  记者:读者的批评你会关注吗?会不会影响心情?还是《兄弟》出版的时候就已经习惯这种两极分化的评论?
  余华:我会关注读者的批评,但不是现在,是以后。等《第七天》冷下来了,我会认真看看读者的批评,那时候冷静的批评也会多起来。《兄弟》当年出版时,人人以骂《兄弟》为荣。其实《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出版时也有很大争议,只是那时的争议局限在文学界,那时也没有网络。《兄弟》出版的时候媒体关注文学了,也关注我了,而且有网络了,所以争议被放大。这次《第七天》出版,有微博了,争议更加放大。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我都心存感激,没有他们的关注,我不会有今天。如果有一天没人关注我了(包括骂声),那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
  为何选七天?用不长的篇幅才是挑战
  记者:为什么选择七天讲故事的形式?又为何选择鬼魂的角度?有评论家说余华的语言才华未在新作中发挥尽致,你觉得呢?
  余华:一直以来,在《兄弟》之前,我就有这样的欲望,将我们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同时又要控制篇幅。然后我找到了这个七天的方式,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密密麻麻地出现,而且要让它们的身影十分清晰。中国有头七的说法,但是我在写的时候不让自己去想头七,脑子里全是《创世纪》的七天。这是一个从死者的角度来叙述的故事,语言应该是节制和冷淡的,不能用活人那种生机勃勃的语气。在讲述到现实的部分,也就是活着的世界里的往事时,语言才可以加上一些温度。不过,小说里有很多悲惨的故事,但也有温情的部分。
  写作总被卡?我同时在写五六部小说
  记者:宣传语里说“比《兄弟》更荒诞”,为什么喜欢用荒诞的笔法?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停顿?是卡在哪里了吗?
  余华:这是因为今日中国的现实常常以荒诞的面貌出现。昨天我看到一位叫陈砚书的网友链接到我的微博上说:“《第七天》争议大的根源是民众对荒诞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乃至见怪不怪,对荒诞的纵容使荒诞化为平常。”我觉得他说得很好。
  我不知道自己的写作为什么总是卡住,我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被切碎了的理由,总是有很多事来打断我的写作,比如明年和后年,《第七天》的国外出版高峰就会来到,我又将不断出国去。所以我同时在写五六部小说,还不包括在脑子里转了十年以上的构思。但是时间被切碎不是理由,我的缺点是很不勤奋,我兴趣太多,总是被别的什么吸引过去。作为一个作家,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缺点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来源:扬子晚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