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年來致力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馮驥才來說,六月的腳步依然是忙碌的。這個月初,他主持成立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那之後他又獲得了一項國際藝術贊助大獎,但他卻把1.5萬歐元獎金轉手相贈。身材高大的馮驥才待人溫和,只有談到被破壞的傳統文化時,會憤而拍擊坐椅扶手。談及城鎮化對中國文化的根,對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侵蝕,他直言『是一種斷子絕孫式的破壞』。馮驥才特別提出,在一個非正常的轉型時期,不能完全讓民間文化正常消亡。
馮驥才,1942年生於天津,當代著名作家、書畫家、民間文藝家。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致力於城市文化和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今年6月4日,在天津大學主持成立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 粗暴的城鎮化進程對中國文化的根,特別是對非遺,是一種斷子絕孫式的破壞。 我們要特別提出『文化保護』,在一個非正常的轉型時期,不能完全讓民間文化正常消亡。 國家到底把文化放在一個什麼位置。這個問題必須反省,不然我們無論怎麼做,也不太能解決問題。 ――馮驥才 談非遺保護 進步擋不住破壞勢頭 我們歷史文化的根在村落裏,我們的非遺絕大部分也在村落裏,我們少數民族的文化也都在村落裏,如果村落消失的話,這些都不存在,就無所依附了。 新京報: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情況如何? 馮驥才:十幾年過去了,從做出的一件件事來講,民間文化保護有了一個輪廓:有法律保護,有【非遺法】;確定了一批傳承人,也有了一些資金支持。有些國家,比如俄羅斯,就沒有做這些整體性的非遺保護。這些成果跟知識分子的呼籲、媒體發出的批評聲音、公眾的文化保護意識密切相關。 這些雖然慢慢建立,但都擋不住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破壞的勢頭。前幾天我在北京開會,我說我們的『非遺』正遭受第二輪破壞,主要原因有: 第一,申遺時,帶着政績需求,目的不純。申遺成功了,政績提升了,『非遺』就被扔在一邊了。 第二,雖然給傳承人發補助,但很多時候,他們見不到錢。有一次,我們想給日本、韓國等非遺保護做得好的國家介紹我們的經驗,就近帶他們去看了天津的國家級非遺『皇會』。現場,老人把傘蓋等表演的傢伙擺出來,那是乾隆年間的老東西,外國人一看,全傻眼了。我問那個會頭,國家給傳承人的資金補助,你收到了沒有?他說,什麼補助,不知道啊。我當時一聽,壞了,我知道很多人收不到,別讓日本人看咱笑話,把他支走了。現場,我寫了個單子給他,『馮驥才欠某某會5萬元』,叫他憑此為證,到我的工作室來拿錢。他不好意思來,後來協會派了一個人把錢給了他。 第三,非遺成為省級、國家級保護對象之後,有了知名度,就有企業進來開發。你想,民間的文化首先是自娛自樂的,又是手工的,承受力很小,很脆弱,和機器生產不一樣,不能大量複製。比如說,湖南隆回有一支花瑤,他們刺繡非常精美,我們把這個刺繡列為國家級非遺。名單一公佈,馬上就有人把刺繡開發成旅遊產品。現在,這個刺繡簡直不能看,就跟電腦畫的一樣,什麼文化內涵都沒有了,大量複製。再這麼下去,過十年,花瑤的刺繡就會消失。 第四,沒有專家支持,這是非常嚴重的原因。在日本、韓國,他們把非遺稱為『無形文化遺產』或者『人間國寶』。他們的做法是,比如說你是一個手藝很絕的木工,你的周圍就有一個專家組,會主動幫助你,給你製作檔案,幫你出主意,告訴你如何堅持自己的特點。對於天津皇會,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做的。因為這些非遺,是代代相傳的,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形成了自己的個性,但不見得他們對自己的東西有認識,這得依賴專家。可是,我們的非遺,可以說,95%以上後面是沒有專家支持的。 第五,城鎮化的影響,這是最致命的。我們有一個調查,這十年,每天約有90個村落消失,這既包括傳統村落,也包括自然村。我們歷史文化的根在村落裏,我們的非遺絕大部分也在村落裏,我們少數民族的文化也都在村落裏,如果村落消失的話,這些都不存在,就無所依附了。這些村落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城鎮化。粗暴的城鎮化進程對中國文化的根,特別是對非遺,是一種斷子絕孫式的破壞。城鎮化把村落徹底剷平了。比如說,我們這個村落裏有種特殊的音樂,只有我們這個村落有,如果村落消失,這個音樂也就沒了。這不是說有幾個會音樂的人在,就能傳承下去,而是這個村落裏的人都喜歡這一種音樂,有這樣一個文化土壤、文化空間。總體來說,民間文化一方面在稀薄化,大量地減少,另一方面,它變得流動,越來越不確定。 新京報:也許要和鄉村建設兩相結合,使之成為活態的接地氣的保護。 馮驥才:對。我們首先把傳統村落『過一遍篩子』,選出一批來保護,已經公佈了第一批名單,馬上要公佈第二批。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研究保護標準,必須要有一套辦法,我們正想組織一批專家來制定這個辦法。沒有辦法,是行不通的。這是很重要的事,我們正在抓緊時間展開。 談商業開發 文化產業觀念是絕對錯誤的 我們知識分子有什麼樣的文化責任感,也需要反思。全球消費化的時代,知識分子都到哪裏去了?公民也需要反省,最需要反省的是,我們有沒有公共意識? 新京報:當我們談論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的時候,是不是已經把它作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在看待,而不是覺得它是自身發展或者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馮驥才:對,民間文化本來是生生滅滅的,人們不再認同,就會放棄它,這是很自然的。有些東西,人們不喜歡它,它會消失,誰也沒有力量挽留,這可以稱為『正常消亡』。我認為,這是事情的一面,但是有另外一個問題:我們這個社會不是一個線性的發展,從『文革』進入改革,從計劃經濟一下進入了市場經濟,又一下子城鎮化了。這樣的『急轉彎』,有些東西消失得太快,你都來不及思考。特別是進入市場經濟之後,人們對物質的要求很高,輕視精神的價值。 還有,這些年的社會變化,使得我們缺乏歷史情感、文化情懷。我們對我們的文化不太在乎,這跟西方不一樣。幾年就把所有城市都變成了一個樣,這在其他國家沒有發生過。這個時候,我們要特別提出文化保護,在一個非正常的轉型時期,不能完全讓民間文化正常消亡。 新京報:說到市場經濟,在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如何面對消費主義的侵襲?如果我想做民間文化保護的志願者,這可能是要首先面對的問題。 馮驥才:這個問題挺麻煩。我曾強調,要和文化產業死拼,文化產業的觀念是絕對錯誤的。我也說過,中國有三個產業化讓我們積重難返,一個是教育產業化,一個是醫療產業化,還有一個是文化產業化。這樣一來,教育、醫療、文化都向錢看,那這個民族壞了,我們沒有長遠的追求,特別是沒有純精神的追求,沒有精神綠地了。文化產業化扭曲了很多人的價值觀,認為文化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賺錢,所以很多願意保護文化遺產的人,他們看到當地人賺錢了,甚至覺得是做了一件好事,他們對文化本身的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這一點,需要苦口婆心,反覆不斷地講,要重視文化價值。 新京報:我注意到文化遺產保護遇到的一個難題:保護會引發關注,關注有時會不可避免地被商業利用,即使沒有旅遊開發,也可能由於過度的關注,人來到現場觀摩,而有所破壞。你怎麼看待這一問題,如何解決? 馮驥才:曾經有朋友告訴我,馮驥才你知道嗎?你是好心幹了壞事。他的理由是,你看到一個好東西,四處喊,喊了以後,誰都想伸手拿到家裏去。但是我覺得,好肯定是要說的,不能讓它自然消失。從西方來說,你比如,大家都說羅浮宮好,世界上每天有很多讚美羅浮宮的文章,但羅浮宮並沒有因為這些讚美而消亡。關鍵之處,還在羅浮宮的管理。 我舉一個另外的例子。我去凡爾賽宮的時候,有人請我看一間60平米大小的屋子,這是以前皇室人員去大廳在這裏短暫休息的地方。這屋子曾經漏雨,損壞很嚴重,後來開始修繕,我去的時候剛修好,在裏面卻不覺得是剛修的。我一問,才知道這屋子修了16年。60平米,修了16年!屋子裏椅子的墊布都拿出來研究,什麼材料,什麼方法織的,都有專門研究。這樣對待文化的態度,你說敬畏,什麼是敬畏啊?我們什麼地方敬畏,嘴裏敬畏啊。我們應該反思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真正地熱愛我們的文化,是不是真的熱愛? 我也在反思:國家到底把文化放在一個什麼位置。這個問題必須反省,不然我們無論怎麼做,也不太能解決問題。實際上,我和你說的這些話,如果不是我說,換一個高級別的領導人來說,那個作用比我大得多。我說的話,只不過比一般老百姓的聲音大一點而已。另外,我們知識分子有什麼樣的文化責任感,也需要反思。全球消費化的時代,知識分子都到哪裏去了?公民也需要反省,最需要反省的是,我們有沒有公共意識?我們說的這些話題,都跟個人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公共空間有關。 談個人理想 我有時失望,但不絕望 我作為一個知識人,絕對不會生活在表面,不會生活在一杯啤酒裏,雖然喝啤酒挺舒服的,還是要生活在深層次的思考裏。 新京報:十多年前,你剛進入文化遺產保護。現在最初的心態、想法、理想是否發生了轉變? 馮驥才:這十多年,我一直在做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也經常忘記自己的歲數。忘記歲數,才能永遠年輕嘛。但是,我有時感覺到,我並不是一個成功的人,我做的事情並沒有達到我的理想。 新京報:你的理想是什麼? 馮驥才:我的理想是社會的文明。所謂民族復興,實質是文明的復興,社會的最終理想是高度文明的社會。社會應該這樣,有文明準則,有文明底線,人人都文明自律。人有人性、有欲望、有獸性的部分,但得自律,要克制自己。我在一篇文章裏,引用傅雷在羅曼・羅蘭寫的【約翰・克裏斯多夫】前面說的一句話,就是英雄也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這是說,你要不斷克制,要跟自己內心的敵人戰鬥。你看,我是一名作家,我主要寫批評文章,我必須要用我的筆來批評那些不對的事情。在我看來,你只有真正批評生活中那些不對的東西,你才能把對的東西樹立起來。 我現在都七十多歲了,沒有什麼更多的需求,和年輕時候的想法不一樣了。我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但是不會放棄我的追求。我經常失望,但是我不會對自己做的事情悲觀。 新京報:你自己覺得是個寂寞的行動者嗎? 馮驥才:(嘆氣)反正我能沉下心來。嗯……我有時覺得孤獨,能夠一起談自己想法的人不是很多,會覺得我跟人有距離。但是,我這種孤獨跟生活沒有多大關係――雖然有時會覺得孤獨,但我不會放棄自己――這是一種思想的孤獨感。 我到很多地方去,老百姓都很熱心,但跟我一起幹活的人少。我覺得,坐在那說話的人多,走起來,就沒人了。在大學做教育,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作為一個知識人,絕對不會生活在表面,不會生活在一杯啤酒裏,雖然喝啤酒挺舒服的,還是要生活在深層次的思考裏。越往裏思考,你的想法越深入,你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但這不影響你對生活的激情,也不影響你的追求。 我堅信,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這樣的事情的,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不過要一代一代人,不放棄地把它做下去。我覺得,我們民族那個根,那個最深的文化之根,仍然在;我有時失望,但不絕望,原因就在這裏。 ■ 記者手記 來到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一條船進入了視線。 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校內,設計新奇,爬山虎的綠意蓄滿了整整一面牆,方形院落中一汪池水倒映雲影,金魚在戲水。進研究院的右手邊,有一座從黃河岸邊拉過來的門楣。那是馮驥才先生的朋友送給他的,純木質的門楣看起來高雅樸拙,『有六層拱門,一般百姓只能做三層,皇家才可超出』,拱門下書有『福海壽山』四個大字。這些,都能使到訪者駐足,細細端詳。 記者最先注意到的,倒是那條木船,船身斑駁,躺在進研究院的門口不遠處。『是攝影家鄭雲峯在長江裏劃的最後一隻船,這太珍貴了。』採訪還沒進入正題,馮驥才就說到了這隻船。除了這一隻,還有一隻小一些的船,它們現在不在長江的浪頭裏,也不在這一汪池水上,而是在岸邊。 今年6月,和馮驥才有關的事情,主要有兩件,一是他主持成立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二是他獲得了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卻把1.5萬歐元獎金贈送給了這隻大船的主人。 這兩件事,都與民間文化保護相勾連。實際上,馮驥才展開城市文化、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已超過十年。在此過程中,他默默做事,有時發聲,言必稱文化保護。在他看來,這是他的使命,儘管偶爾也感嘆少有同行,有『一種思想的孤獨感』。 受訪時,馮驥才不時發出笑聲,看起來採訪輕鬆而順暢。他談到花瑤的刺繡被旅遊開發,使得刺繡『跟電腦畫的一樣』,『什麼文化內涵都沒有了』,那一瞬間,坐在椅子上的馮驥才,用手有力地拍了拍扶手――啪。 新京報記者 吳亞順 來源:新京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