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千城一面』
特色文化怎樣在時代變遷里延續 雨過天晴,在大理古城我們偶遇幾名台灣遊客。剛離開麗江前來大理的張先生說:『沒想像中那樣古色古香,走在每條街上感覺都差不多。』 大理市旅遊局副局長楊斌有些無奈:以前每棟民居都能展現屋主人獨特的身份、地位,體現其喜好、情趣,但現在很多城市在老城改造時,一條街使用同一個施工隊,建造的房子統一高度、統一樣式,怎麼會有特色呢? 『商業氣息濃』、『外來文化衝擊』,是近年來外界對大理、麗江古城的普遍質疑。麗江市古城保護管理局局長和仕勇並不否認,麗江古城存在『商業氛圍與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相互協調的問題』。他說,爲淡化古城內局部區域過濃的商業氣息,麗江對古城商業經營行爲實行了准入制度,取締了經營性音像、歌舞廳、網吧、現代服裝等項目,加強了對民族特色店鋪的保護。從2008年起,逐步收回古城內所有政府直管公房鋪面的使用權和經營權,在公房招租過程中,凡經營項目與傳統民族文化相關的,例如東巴造紙、麗江粑粑等,都給予房租優惠。 『「千城一面」不僅指建築樣式,更有內在文化氣質的趨同。』麗江人、媒體工作者木勝玉坐在酒吧外的長椅上說,『即便建築外觀有差異,但如果街巷中沒有閒坐的老人、奔跑的孩童、提籃買菜的主婦,只有陳列著類似商品的店鋪和忙著做生意的商家,會不會同樣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麗江,我們拜訪了七旬老人周孚定。家住古城黃金地段的他,卻長時間在自家房門口貼上『此房不租』的字條。後來,經不住老伴和兒子的勸,才出租了兩個鋪面。如今雖已在古城外購房,老周依然堅持住在古城。『古城裡一定要有些文化氛圍,才對古城好。』有著深厚書畫功底的周老先生,常給來麗江寫生的學生免費授課,講繪畫技法,也講麗江的山水、服飾、喪葬、婚姻習俗。 麗江市古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李之典一邊遞來納西族歌手CD專輯,一邊介紹,麗江近年來在中小學開設了納西族母語課,大力培養演唱歌手和詞曲作者,並對『新麗江人』(外來經營戶)進行納西族語言、服飾、習俗等培訓。『人們爲什麼喜歡麗江?主要在於她獨特的民族文化。守望民族文化的家園,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很難。但以民族文化爲靈魂的古城保護路子必須堅持。』麗江市副市長楊一奔說。 我們在洛陽採訪時了解到,洛陽要學習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文化園區、大唐芙蓉園等建設模式,還將對老城區投入100億元,保護、開發明清街區。這不免引人擔憂:西安提出了皇城復興計劃,大同在做大規模的古城復興工程,陝西漢中也曾提出將投巨資打造『中華漢城』,當許多城市掀起『復古』風潮時,會不會形成新的模仿? 譚建忠絲毫不擔心:『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絲路起點,是洛陽城市的四張名片。我們將把洛陽最具特色和風采的東西挖掘出來,避免吃別人嚼過的饃。』 而在大同調研時,我們發現,在華嚴寺、靈岩寺、文廟等地都能看到耿彥波題寫的楹聯。『不怕被人說到處留名?』他很淡然:『人是文化動物。楹聯是個性的東西,能體現對傳統文化、對人生的理解。「自古太守皆詩人」,我想展現當代市長的文化情懷。』 『城市最怕模仿,每座城市都要走自己的路。』此行結束,大理居民尼瑪的話還在我們腦海里迴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