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歷史名城如何適應現代生活 警惕『千城一面』(2)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9 23:20|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503| 評論: 0|來自: 人民網-【人民日報】

摘要:       在大理,古城保護管理部門也有本難念的經。行走在大理古城熙攘的石板路上,幽靜的古民居引人流連。但一組數字卻多少讓我們感到惋惜:大理古城內的古民居2002年尚有105院,而到2008年只剩下72院。  ...
      在大理,古城保護管理部門也有本難念的經。行走在大理古城熙攘的石板路上,幽靜的古民居引人流連。但一組數字卻多少讓我們感到惋惜:大理古城內的古民居2002年尚有105院,而到2008年只剩下72院。 

  『一些私人產權的古民居,有保護價值但又夠不上文物保護的檔次,基礎設施差,滿足不了現代生活需要,民居主人提出改造,我們拿不出不拆的依據;另一方面,有些招商引資項目,開發商以利潤最大化為前提,也拆了一部分。』古民居究竟該如何管理,令大理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洪碧輝頗感困擾。他介紹,目前正在報批大理古城古民居保護管理辦法,基本思路是設立保護基金,對掛牌保護的古民居給予保養、修繕等方面的補助。

  麗江所要承受的則是『原住民大量外遷』的爭議。一些古城居民將舊宅出租為商鋪、客棧,獲得收益,自己在新城購房居住,古城日益為外來商業人口占據。這種現象,逐漸化為外界對麗江傳統民族文化淡漠的隱憂之一。

  對原住居民外遷,麗江市博物院黨委書記李共久認為,政府不能只強調他們受利益驅使的一面,也要深入分析其他原因。『古城與其他文物、遺蹟不同,是人們居住、生活的場所,相關的道路、學校、醫院、市場、郵局、宗教場所等,都應完整保護,確保生活便利。』

  民生改善與遺產保護,真是難解的二元方程嗎?或許正如崔玲坦陳,理念也應不斷完善,從過去以保護為主,到現在保護與利用、保護與民生並重。

  遵循『修舊如舊』

  經典遺存怎樣在開發利用中生輝

  參觀完御東新區,我們在文瀛湖畔停留遠眺,梳理思緒。隨後出市區,趕赴雲岡石窟。大同就像曲夢幻的交響,在密集的時空內,新與舊交織,對比鮮明。

  在雲岡石窟景區,導遊魏麗芳帶領我們穿過禮佛大道來到山堂水殿。這個28歲的大同姑娘已在景區工作近7年,她回憶起初來時遊客的感慨:石窟很震撼,但環境太差了。2008年8月起,大同市籌集17億元,歷時兩年對雲岡石窟景區實施綜合整治,核心景區擴大至3300畝,是原先的10倍。『山堂水殿』即依據酈道元【水經注】的記述復建。『以前遊客只看石窟,三四十分鐘就轉下來,現在怎麼也得兩小時。』魏麗芳說。

  『那時候,雲岡石窟躲在5個村子後面,拉煤車就從石窟前通過,佛像長年披着灰色袈裟;明城牆只剩殘缺不全的一圈土梁,甚至有人直接掏了洞住在裡面;華嚴寺、善化寺、清真寺等遺存,要麼混跡於各種違章建築中,要麼成為危房。』春雪中的石窟尤顯靜謐、雄渾,大同市新聞中心主任谷盛明拿着些老照片懷起了舊……

  大同,這座有2300多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的北方城市,是我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然而近幾十年來,其聲名卻更多地與『煤』相關。用市長耿彥波的話來說,大同『有歷史沒文化』,大同人『抱着金碗沒飯吃』。古城保護工程全面啟動後,大同把明城牆以內3.28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劃定為保護對象,並把保護區域擴大到4.8平方公里。凡在該區域內對古城風貌造成嚴重破壞的多層建築,全部列入拆除範圍(目前已拆除800萬平方米)。同時,啟動明城牆、華嚴寺、善化寺等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工程,完整恢復傳統里坊格局和四合院。『夢回北魏』,成為大同古城復興的追求。

  但大拆大建還是引來爭議,有的項目甚至被國家文物局一度叫停。原因在於,耿彥波要修復的不僅僅是單體建築遺存,還要恢復當年的整個建築群,而其中的許多部分早已煙消雲散。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

  但耿彥波堅持認為:『其實,我國得以傳承下來的古建築絕大部分都經過了維修加固,或重大修繕,或重修復建。』他說,關鍵在於區別『文物造假』與『修舊如舊』。而大同始終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