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43件陝西梁帶村墓葬出土精品文物亮相上海(圖)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9 22:40|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537|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圖爲梁帶村芮國墓地26號墓出土的一組小巧而精緻的青銅器,共六件,分別是鏤空龍紋方盒、雙層龍紋方鼎、竊曲紋圈足F、龍紋小、垂鱗紋罐、單把罐。可能是墓主生前把玩的『弄器』。 由陝西省 ...
 
 
圖爲梁帶村芮國墓地26號墓出土的一組小巧而精緻的青銅器,共六件,分別是鏤空龍紋方盒、雙層龍紋方鼎、竊曲紋圈足F、龍紋小、垂鱗紋罐、單把罐。可能是墓主生前把玩的『弄器』。

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省韓城市人民政府、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金玉華年――陝西韓城出土周代芮國文物珍品展』8日在上海博物館與此間觀眾見面。

陝西韓城梁帶村周代芮國墓地的發現,是近年來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收穫。本次展覽從梁帶村墓葬出土的上萬件文物中精心遴選出143件(組)展品,涵蓋了青銅器、玉器、金器三大門類。

青銅展品中,除了芮桓公墓所出的七鼎六簋、夫人墓所出的五鼎四簋外,鬲、[、、尊、壺、角、B、F、盤、鍾、鉦、T於等禮樂器亦相當齊備,較爲全面地反映了周代貴族的器用制度。此外還有一組器型小巧、鑄造精美的弄器,生動地展示了周代貴族的生活情趣。墓地中新出土的晉、蓼、虢等國銅器,則形象地揭示出芮國與其它諸侯間的交往情況。

在梁帶村出土的眾多玉器中,一系列組玉佩飾最爲可觀。由於組合清楚,出土位置準確,這些極盡奢華的佩飾得到了較爲完整地復原。其中芮桓公所佩的七璜聯珠和夫人所佩的梯形牌飾最具代表性,兩者的復原長度都達到一米左右,是目前發現的等級最高的組玉佩飾。此外,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商代玉戚等前代玉器還反映出墓主人收藏古玉的雅好。

金器是梁帶村出土文物中的一大亮點。數量眾多、製作工藝高超的金器爲同時期甚至以後相當長時間範圍的考古發現所未見,對重新認識中國早期黃金製造工藝有重大意義。此次展覽將以出土位置爲依據,對芮桓公軀體部分佩掛的48件金器,包括劍鞘、環、s、三角形牌飾、龍、泡等,作一復原展示,以期給觀眾留下直觀而深刻的印象。

除了出土器物外,此次展覽還將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爲梁帶村大墓棺槨結構製作示意模型,其中對棺飾與荒帷的形態、銅space與棺環的使用情況的復原展示將有效彌補史書記載的不足。

據介紹,陝西韓城梁帶村周代芮國墓地規模巨大且等級較高,現已發現兩周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其中諸侯級大墓7座。墓中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隨葬物品,其中包括象徵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首次發現的金鞘玉劍、目前發現的最爲複雜的兩周玉握、時代最早的青銅T於等。極爲難得的是,梁帶村墓葬大部分未遭人爲盜擾,各種遺蹟、遺物保存較爲完整,對研究芮國歷史地理及周代封國制度、器用制度、喪葬制度等具有重大價值。梁帶村遺址於2005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於2006年被確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在2004年,上海博物館即得到陝西省文物局與諸多同行的大力支持,攜手舉辦『周秦漢唐文明大展』,成爲當年滬上重要的文化話題。主辦方希望此次展覽同樣能爲上海的觀眾帶來一次難忘的藝術體驗與精神享受。(許婧)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