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在近日於北京國度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七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上,『孔子新漢學計劃』成爲海外孔子學院代表熱議的話題。大多代表希望漢學教育能夠以此爲契機,更加國際化、規範化,同時建言此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在學生獲准資歷方面,中國國度漢辦能夠平衡與海外院校的權益,『別讓伯樂與千里馬相隔太遠』。 這項被海外大多參加孔子學院工作及教學的人視爲『漢學教育新方向』的計劃,是由孔子學院總部設立的,於今年11月起陸續啟動。其中包括中外協作培育博士、赴華攻讀博士學位、『理解中國』拜訪學者、青年學術領袖、國際會議項目、出版資助項目6項屬性。 目前,孔子學院已在108個國度和地區營建了400所孔子學院和500多個孔子課堂。2012年,各國孔子學院和課堂註冊學員總數共計65.5萬人。中國國度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曾表示,『孔子新漢學計劃』是爲幫忙世界各國優良青年深化了解中國和中華文化,繁榮漢學鑽研,增進孔子學院可延續展開,促進中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而設立的。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高級副校長Karen Holbrook指出,孔子學院的可延續展開須要學術交換的撐持和漢語專業範疇的鑽研,須要營建一個優質漢學人才庫。但他以爲,在審取漢學優良人才方面,中國國度漢辦該當給當地大學決議權。『由於,只要當地大學的教授更了解學生的實在水平,別讓伯樂與千里馬相隔太遠。』 計劃還就』中外協作培育博士項目』明確指出,資助在外國大學註冊的博士生赴華學習1至2年,其中包括新招收和在讀博士生,抵達相關請求的,由外國大學逕自或中外大學同時授予博士學位。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高默波以爲,由此可看出,孔子學院將會從單一的漢語教學向綜合性的漢語人才培育展開。 『孔子學院的漢語教育課程不再是乾燥的包餃子、耍武術、舞龍舞獅,而是能夠營建以鑽研型教育爲基礎的漢語教學形式。使海外學生能夠意識和學習中國歷史、政治、哲學、經濟等,當然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中國文學海外鑽研中心副主任Jonathan Stalling則以『中國作家莫言獲諾貝爾獎』舉例說:『咱們以爲莫言的作品應該更早獲獎,之所以出來晚,是因此前沒有好的翻譯讓世界其餘國度的人認知他的作品。因此,新漢學計劃要擴充漢語教育及鑽研的規模,使漢語教育更加國際化。』 提到漢語教育國際化,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周漢斌也指出,要使漢語教育教學能夠與國際接軌,就要使中國文化同古希臘文明、義大利藝文 振興、西方哲學等一樣,從鑽研主體變爲被鑽研的課題。似乎此次大會主題所指出的,要增進孔子學院融入大學和社區。(記者晏蓉) (原題目:海外孔子學院代表建言『孔子新漢學計劃』實施)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