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覓蹤 對倉頡造字之說,歷來並無爭議,但對倉頡葬在何處,卻說法不一。倉頡墓在哪裏?葛懷聖表示,眾多歷史佐證。倉頡墓在壽光。最早見於周初,在出土倉頡鳥跡書處,即北海倉頡墓。 記者翻閱民國【壽光縣誌】有文字記載,全國倉頡墓三處:一在陝西白水縣,一在山東壽光縣,一在山東東阿縣。埋葬倉頡的墓冢究竟在何處?東阿倉頡墓顯然不可信,連當地人都產生懷疑,【東阿縣誌】引【路史・禪通紀】云:『倉帝(即倉頡)居陽武,葬利鄉,疑墓在壽光者為是。』陝西白水縣黃龍山下的倉頡墓規模較大,墓前還建有倉頡廟,可證倉頡葬於此處的主要文物為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的【倉頡墓冢碑】。 葛懷聖翻閱着孫仲春著的【壽光探微】一書中的西北海郡圖、三國時代曹魏青徐二州分域圖向記者講述,壽光倉頡墓的主要證據,一是【通志】云:『【倉頡石室記】有二十八字,在北海倉頡墓中。』二是【水經注】載:『倉頡台,彌水所經,水東有孔子問經石室。』白水縣倉頡墓的證據晚於壽光倉頡墓的證據,且是孤證,相比之下,倉頡墓在壽光較可信。【金陵新志】載,壽光倉頡墓中石室出土於周代。元鄭杓【衍極】云:『北海亦有倉頡藏書台』。據在壽光城西南八公裏孫家集出土的文物看,倉頡墓在壽光比較可信,目前也為多數史家所公認。倉頡的棲居之地,歷來為帝王將相、騷人墨客頂禮膜拜之處,留有諸多詩文。 據民國【壽光縣誌】記載:『倉頡墓在縣城西大西門外,向北百步許,久為一邑名區。』壽光倉頡墓原是一座高台,臨彌水,在漢代的壽光縣城牟城村處。據【壽光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始修於壽光城西門外。原墓封土長寬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墓地面積共10餘畝。正門為月形圓門,四面護以短牆。墓前有祠,環以迴廊,明弘治十六年知縣翟唐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縣王文翰重修(1999年6月8日發現明嘉靖倉頡墓碑。碑高92厘米、寬58厘米,碑正面陰雕『倉頡墓』三個大字,取體行楷,蒼勁有力。右上款刻有『嘉靖甲寅秋七月吉旦』,左下款為『壽光知縣王文翰立』)。萬曆中知縣王國相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縣令劉有成復葺之。『蠲吉損俸,庇飭遺丘,通以橋樑,護以禪剎,周以長廊,而建新亭於其旁』。 葛懷聖說,原來民國【壽光縣誌】原文是:『墓南有祠,明洪武中知縣翟唐再建,於萬曆中知縣王國治、清康熙三十六年知縣劉有成復葺之。』葛懷聖先後查找了明嘉靖【青州府志】、清康熙【壽光縣誌】,才明確了是明弘治十六年知縣翟唐建的倉頡祠,萬曆中知縣是王國相不是王國治。 墓東西各有一井,即所謂壽光八景之一的『倉頡雙井』。二井年代久遠,神奇莫測。東井水質清冽透明,甘甜如醇;西井水略呈渾濁,苦澀如黃連。此二井相隔五米許,卻迥然各異。若向東井擲一石子,西井則同時澎然有聲,水花泛起;若在西井投一石子,東井亦聲紋如故。是何原因,不得而知,成千古之謎。 墓前一亭曰啟秘亭,亭內設石几、石凳。民國【壽光縣誌・名勝】載:啟秘亭,【劉志】謂亭在倉頡墓前墓側,出城西門由護隍堤北行百餘步,西折葦陂之北岸有門南向,顏曰『誰園』,入門由長廊西折復折而北入中廳,廳三楹,顏曰:『亦曰軒』。復由軒之東角繞出軒之後楹計長廊二十六間,有陂橫亙之置板橋,其上額曰:『問津橋』,由橋而北則倉頡墓也。墓前別有方亭,啟秘亭在墓之右,去墓可五步許,亭形亦方計十二楹。墓地原屬於官辦『誰園』禪剎,地則是由縣令劉有成捐款買賈氏地十畝,經營數載,幽折曠夷,遂成佳勝。石亭有楹聯:『千古大文三尺土,兩間靈氣一孤亭。』後數任知縣皆修葺題字。清嘉慶間,知縣宋銘匾曰:『始制文字』。光緒二十年、三十年復修兩亭,繞以短垣圓門,小橋連通。民國六年縣知事尹志皋鐫石亭聯云:『石室志藏書,廿八言文字蟠螭,除秦李斯、漢叔孫通無能識者;幽宮留宿土,四千年洪荒遺蛻,並媧皇墓、少昊陵相與傳之。』 葛懷聖告訴記者,當時倉頡墓園中還有松柏、槐、柳,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有東西兩溪,溪上各有拱形小橋。亭榭玉立,小橋流水,宛如江南水鄉圖,別是一番風景。1950年墓前建烈士陵園,墓園並存,新舊相映,為壽城一絕。1960年陵園遷徙,倉頡墓亦廢。可惜『文革』期間再遭破壞,舊貌蕩然無存,不禁令人扼腕嘆息。(李濤 壽光市檔案局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秋痕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