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名儒錢名山不僅在詩詞書法方面造詣很高,其不畏強權救助百姓的美德更是被世人傳誦。然而現在,這位名儒的墓園卻遭到嚴重破壞:半截石碑處在荒草中,與廢品收購站為鄰。昨天,有市民給快報熱線打來電話,呼籲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能儘快把墓地保護起來,免其遭受『滅頂之災』。
現場探訪 如何保護 半截石碑沒在荒草中,不遠處是廢品站
錢名山先生的墓園位於常州東門外,天寧街道解放村委焦家村。昨天上午,記者經過多方查訪,終於找到了這座隱於荒草之間,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錢氏墓園。墓園在兩座民居後面的一大塊荒地上,被樹蔭遮蔽、雜草叢生。如果不是有人指引,記者很難想象這裡長眠着一代文豪。 踏過厚厚的枯樹葉,在青草叢中尋到一段石碑,上面依稀有『名山公之墓』的字樣。石碑不遠處正掛着周圍居民晾曬的衣服,而墓園東邊十幾米是個廢品回收站,圍牆邊堆放着各種垃圾,一名拾荒者正把撿回來的破爛攤到地上。 緊靠着墓園的焦家村53號,居住着看墳人封八金先生的後代。祁某是封八金的女婿,據他介紹,丈人曾在這裡為錢名山先生守墳60餘年。這裡曾是錢氏家族的墓園,錢名山先生約於1945年安葬在此。『當時這裡一片都是墳地,墓園裡還有石馬石人,後來有的被偷有的被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祁說,錢名山先生的墓最初並非現在的模樣,墓碑完好還有墳包,後因建設遭到人為破壞。『現在這塊墓碑還是我年輕那會叫人重做了用三輪車從城裡拉回來的。』祁還說,如今棺木還深埋在地下,錢氏後人每年都會回來祭掃。
如何保護 被評為歷史建築,但暫無修繕保護方案
昨天下午,記者從常州市文物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早在2007年錢名山墓就已作為第一批歷史建築,被納入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點。市規劃部門也介紹說,對於錢名山墓這類歷史建築的保護,他們已在其周邊區域做了建設控制線,即外圍保護。至於該墓的具體修繕保護措施,需要錢氏後人到規劃部門提出申請和要求,經過專家評審出具建議,編制改造保護方案,再由建設部門實施。目前,規劃部門還沒有接到這類申請。 另據了解,天寧區已有規劃,在鳳凰路與勞動西路交叉口附近建造菱溪公園,將錢名山先生生前開辦的『寄園』恢復原貌,藉此紀念這位江南名儒。記者隨後也聯繫上錢氏後人,他們表示之前並不知道需要提出申請,將儘快與規劃部門聯繫,提出修繕保護申請。姚斌
簡介 錢名山,名振,世居江蘇常州菱溪,是著名詩人和書法家,人稱江南大儒。晚清進士,曾官至刑部主事,後對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徹底失望,辭官回鄉。在常州東門外開辦書院『寄園』,培養了大批書畫詩詞方面的泰斗,著有【名山集】【名山詩集】等。康有為、張大千、徐悲鴻等人對錢的書法風格也極為讚賞。 據史料記載,錢名山先生雖然一生清貧,但時常救助窮人,並與土豪劣紳作鬥爭,更是一位愛國詩人,受人敬仰。錢於1944年在上海逝世,第二年歸葬常州。
來源:現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