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7月16日電(記者 解培華 劉錫菊)16日,『大夏尋蹤――西夏文物精品展』在黑龍江省博物院開幕,包括國寶『鎏金銅牛』在內的百餘件西夏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展示了古西夏王國在近兩個世紀裏所經歷的滄桑與輝煌。
在展廳裏,國寶級文物『鎏金銅牛』的兩角彎出優美的弧度,全身散發着柔和的光芒,吸引了無數市民參觀。據黑龍江省博物館副館長李玲介紹,這件『鎏金銅牛』在金屬稀缺的西夏時代一方面能反映出當時青銅製造工藝的超高水平,二體現了西夏人對牛的崇拜。 本次黑龍江省博物館【大夏尋蹤――西夏文物精品展】主要集中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建國以來考古發掘的西夏文物精品百餘件,除『鎏金銅牛』外,還有西夏人創製的原版文字、漢文殘碑、琉璃四足獸、彩繪泥塑羅漢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等文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神秘王朝』西夏的獨特魅力。 西夏於公元1038年至1227年立國,曾與兩宋、遼、金抗衡,盛極一時,並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西夏文化。由於歷史的變遷,其後的數百年西夏文化被逐漸湮沒,直到1804年,甘肅著名乾嘉派學者張澎在其故鄉涼州(今甘肅武威)發現了『西夏碑』這件極具考古價值的西夏文物後,西夏古國才仿若初遭洞開的一方謎陣,令無數先賢學者痴迷往返。(完) 來源:中新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