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大足石造像藝術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化石"(3)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5-11 23:50|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671| 評論: 0|來自: 人民網

摘要: 用『連環畫』講授佛經教義的密宗大師 在中國的石窟藝術中,雖大足的早期石刻不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思想內涵上都已呈現出本土化的趨勢,但怎麼能讓普通老百姓從一尊尊獨立抽象的石像那裡,真正理解晦澀深奧的佛 ...

用『連環畫』講授佛經教義的密宗大師

在中國的石窟藝術中,雖大足的早期石刻不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思想內涵上都已呈現出本土化的趨勢,但怎麼能讓普通老百姓從一尊尊獨立抽象的石像那裡,真正理解晦澀深奧的佛經教義。

在大足地區佛教傳布過程中,靠著一個本地僧人走完了這重要一步。他就是一代密宗大師趙智鳳。

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趙智鳳誕生在大足的一戶尋常人家,他的幼年時代,是古代大足地區佛教石刻造像的高峰時期。雕刻佛像成爲一種專門的職業,很多雕刻師來自西北地區,而且具有家族傳統,他們雲集到大足,競相獻技。

大約十歲那年,小智鳳爲了治好母親的重病,來到寺院求籤,師傅告訴他,要治好母親的病,就要幫助眾生祛除疾苦,於是他立志發願,出家爲僧。結果奇蹟發生,母親的病痊癒了,爲了報答佛恩,趙智鳳發誓要普濟眾人。

十六歲那年,趙智鳳爲了堅定自己的信仰,尋找自己的求佛方向,他決定離家遠行,前往當時漢州的彌牟地區(今四川青白江地區)學習瑜伽密宗大法。密宗是佛教的一個流派,有比較獨特的修行理論,常用一些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語、禮儀,在修法之際,還要建築特定的道場。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的一天,身穿袈裟頭頂斗笠的趙智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經過在漢州密宗始祖柳本尊創建的『聖壽本尊院』三年潛心修行,他已作爲密宗的『六代祖師』,學成返鄉,傳經布道。

趙智鳳爲了向百姓更有效地宣講佛教義理,他決定把佛經里的故事、人物按照事先的設計,依次刻在寶頂山大佛灣的崖壁上。如此一來,那些義理深奧的佛經,變作一幅幅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石刻『連環畫』。

晨曦初露,勤勞的農家婦女起床了,她放養關了一夜的小雞。這個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被趙智鳳巧妙地運用到傳經授教的摩崖造像中。養雞女溫柔地注視著爭食蚯蚓的小雞,她無疑是勤勞善良的化身,可她死後卻因此進入『刀船地獄』,備受折磨。

原來,蚯蚓被小雞吃掉,小雞長大後又要被送到集市任人宰割,這麼一來養雞女就違犯了佛教『不殺生』的戒律――善良的人也無法逃脫應有的懲罰。

從此以後,寶頂山大佛灣就作爲趙智鳳的密宗道場,不斷演繹著他可以直指人心的世俗佛理,也無可爭議地上升爲整個大足石刻群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千年之後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經過七十多年的艱苦努力,寶頂山摩崖造像於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基本完工。無論是它所形成別具一格的、也是中國唯一的表現形式,還是它的思想內容,以及工程設計和雕刻技法,寶頂山的摩崖造像都把大足石刻推向極致。也因此使中國的佛教密宗史和古代石窟藝術順延了四百多年。

從北山第一座雕像的誕生,到寶頂山的形成,歷經三百多年,大足石刻已擁有了上百座龕窟,近萬尊雕像。

就在寶頂山摩崖造像即將全部完成的時候,也就是1259年,蒙古大軍圍攻大足東北方向的合州釣魚城,大足全城震動,正在進行雕刻的工匠們丟下了手中的工具,躲避戰亂。後來川東的政治中心也由大足轉至渝州,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從此大足市井蕭條,大足石刻也屢遭兵燹之災。在寶頂山西面的崖壁上,至今還可以看到幾尊尚未完工的作品。

1944年,大足邑賢自費刊行的【民國重修大足縣誌】,引起了抗戰時期由南京遷往重慶北碚的中國學術百科全書編輯館館長楊家駱的注意。該年4月,楊家駱組織『大足石刻考察團』赴大足縣考察論證,首以『可繼雲岡、龍門鼎足而三』正告國人。

又是五十五年過去,1999年12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大足石刻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了它被堙沒千年之後再度驚艷世界的歷程。

武則天的『大足』之年只維持了短短十個月,但一千年前的大足先賢,將世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永恆地鐫刻在了大足的山山水水之間。

(劉浪 來源:【文史參考】 參考資料:【風俗的畫卷:大足石刻藝術】,龍紅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年;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大足石刻】。)


來源:人民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