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廣場重新開放後,每天都會迎來眾多市民消暑納涼。音樂噴泉、升旗台、浮雕地畫……新廣場的每個細節都讓市民欣喜不已。可是,在喜愛市府廣場的市民中,有細心人發現了一些瑕疵:廣場地畫『盛京八景』的文字介紹中有倆錯誤!
104年,還是1904年? 昨天下午,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來到市府廣場。沿市府大路進入廣場,便可看見廣場東西軸線上的8幅大理石浮雕地畫。黑色的理石上,雕刻著8幅雅致的畫卷,每一幅便是盛京八景中的一景,畫卷的右下角則是文字介紹。就在文字介紹中,有人發現了問題。 昨天,78歲的單明思老人致電瀋陽晚報新聞熱線96009稱,他在逛市府廣場時,發現廣場西側第四幅地畫『塔灣夕照』的文字說明中,關於年代的表述是錯誤的。 記者昨天在『塔灣夕照』地畫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近聞,於公元104年毀於戰火的唐朝回龍寺復建工程開工,標誌著以舍利塔爲中心的舍利塔文化產業園整個工程建設拉開序幕。』 『不是公元104年,應該是1904年。』單明思老人說,他看到這段文字後,馬上感覺年代上有錯誤,爲求準確,他特意跑到回龍寺,並在寺中看到了相關介紹:回龍寺於1904年被毀於日俄戰爭中。 錐形,還是雛形? 如此細心的並不是單老一人。市府廣場開放的第二天,64歲的王啟光便趕去參觀。在廣場東側的『柳塘避暑』地畫中,他發現了一處不妥之處。 記者昨日看到『柳塘避暑』地畫中的一段文字:『1952年,市政府對南運河進行清理,並將挖河泥沙堆積成假山,形成萬柳塘公園錐形。』 『我認爲「錐形」應該爲「雛形」,這應該是一處錯別字。』王啟光說。 專家證實市民說法 兩位細心讀者發現的『錯誤』是否準確?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關於回龍寺被毀年代,瀋陽民俗學家齊守成表示,這是一處明顯的錯誤。公元104年是漢朝,而建於唐朝的回龍寺被毀於漢朝,明顯是錯誤的。事實上,回龍寺被毀於清光緒三十年,即1904年。 對於『柳塘避暑』地畫中的文字,遼寧大學文學院語言學調研室汪銀峰表示,錐形表示物體形狀,但根據文義推斷,該段文字講述的是萬柳塘公園的由來,所以『錐形』應爲『雛形』。『錐』和『雛』字形相近,應該是在傳抄過程中出現了訛誤。 記者百度搜索『萬柳塘公園』,也發現了這樣的介紹:瀋陽市政府對南運河進行清理並將挖河泥沙在此堆成假山,形成萬柳塘公園雛形。 市民希望儘快修正 『盛京八景是瀋陽的歷史名片,在市府廣場這樣的場所,關於它的介紹出現失誤,實屬不該。尤其是全運會期間,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來瀋陽觀光,這樣的錯誤會影響瀋陽形象。』昨天,單明思和王啟光都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民俗學家齊守成認爲,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史實、資料介紹一定要考證準確,仔細校對。對於市府廣場地畫中的兩處錯誤,他希望有關部門儘快修正。 記者 張 萍 來源:瀋陽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