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流動醫院到村,山里百姓歡迎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3-7-22 09:22|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286| 評論: 0|來自: 中醫藥報

摘要:   流動醫院功能全——『診療、保健、科普、培訓一體化』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流動醫院功能全——『診療、保健、科普、培訓一體化』

  7月10日上午7時,延慶縣中醫醫院兩輛中醫流動服務車準時出發,因陰雨天道路濕滑和車輛擁堵,經過近2小時跋涉,才抵達目的地——四面群山環抱的井莊鎮北地村。

  在村頭漫坡屋前院落,村民已三三兩兩,翹首以待。兩輛車停靠在此,醫務人員立馬動手接上電源,開動設備,發放門診序號。

  一輛藥品車,載有三個飲片櫃,300多種品種,另有部分常用西藥;一輛體檢車配備理化檢驗、心電圖、B超等體檢儀器,十三四人組成的巡診團隊包括中醫、骨科、全科、檢驗等醫師和護理人員。這是一個標準的中醫流動醫院。

  在附近的村民活動室,流動醫院還開設了『健康講堂』。今天的內容是『高血壓病防治』。講座中,專家還就村民關心的健康問題,一一作答,互動交流。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健康處方等科普資料也隨堂發放。

  頭伏將至,『冬病夏治』正當時。巡診醫師現場爲幾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貼敷貼,消毒、拔罐、貼敷,一氣呵成。鄰近村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趕來觀摩學習操作技能。金成山、池德先兩位『赤腳醫生』,從醫三四十年,都能運用中西兩法看病,對這次參加『三伏貼』操作培訓,他們表示,當地群眾信賴中醫藥,還要多學習,多應用。

  延慶縣衛生局副局長韓永祥介紹,中醫流動醫院『診療、保健、科普、培訓一體化』,是中醫藥綜合服務功能的一個濃縮體,爲開展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人員培訓等提供了重要載體。

  流動醫院到村頭——『看病方便了,老百姓最歡迎』

  52歲的高志明在流動服務車上做了一次體檢,53歲的張寶生則經巡診醫師診療,拿到了糖尿病藥物。因流動醫院隨車與新農合醫保報銷系統移動聯網,醫藥費用已即時報銷。他們告訴記者,『有了流動醫院,看病拿藥都方便,山里老百姓最受益,最歡迎』。

  北地村30幾戶人家,只有100人,中青年多在外務工,常住人口只有60多人,基本是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看病要到鄰村,或鎮裡、縣裡,而最鄰近一個村也在5公里外。92歲老人張振東拄著拐棍,與89歲的老伴一起來看病。兒媳說,老人家一個哮喘嚴重,一個患有高血壓,一年到頭,時有發作。每次看病、拿藥,都要出村,找人找車很費勁。

  延慶縣域山區面積廣闊,許多村地處偏遠,人口稀少,看病就醫十分不便。流動醫院院長趙志英說,流動醫院5月底啟動,巡診第一站就是離縣城70多公里外的千家店鎮四譚溝村。一個多月來,巡診工作已覆蓋2個鄉鎮,診療近千餘人次,健康體檢600多人次。

  延慶縣中醫醫院作爲流動醫院承辦單位,已抽調120多人次參與巡診。副院長沈雁鳴告訴記者,這次到北地村是第11次巡診,團隊中包括5位科主任,有的還是下了夜班隨隊前來。

  流動醫院常態化——『彌補基層服務體系薄弱環節』

  延慶縣中醫流動醫院每周巡診不少於3次,今後將逐步實現15個鄉鎮全覆蓋巡診和全工作日巡診。韓永祥表示,將以流動醫院爲載體,採取『三進三留』的辦法和『四統一』的模式,促進中醫藥工作向系統化、模式化、整體化、標準化發展,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所謂『三進三留』,就是通過中醫藥服務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留下服務模式、標準統一的工作模式、留下適宜技術、留下中醫藥文化。

  中醫流動醫院建設是北京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首個重大項目,已列爲今年北京市政府爲民辦實事重點任務。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副局長羅增剛說,在遠郊區縣開展流動醫院建設,目標是『把中醫藥服務做到農民心坎上,把受群眾歡迎的中醫藥工作做得讓群眾更滿意』。該局爲房山、門頭溝、延慶、平谷、昌平、密雲7個山區半山區區縣配備了體檢車和藥品車,流動醫院巡診工作將覆蓋到巡診區縣70%以上的地區和人口,有效彌補中醫藥服務體系,特別是山區半山區中醫藥服務匱乏的薄弱環節。

  羅增剛介紹,今後該局還將爭取多方支持,保障流動醫院日常運行。並組織三級醫院『走下去,對接需求』,建立三級中醫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幫扶的長效機制,選派三甲醫院的中醫專家到基層巡診和指導工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