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醫療旅遊服務峰會上,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侯勝田提出,發展醫療旅遊,應突出特色資源,定位明確。會議認爲,目前醫療旅遊雖外熱內冷,但前景廣闊。 侯勝田介紹,醫療旅遊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醫療旅遊是指赴境外接受以治療爲目的的旅遊活動,廣義的醫療旅遊指所有以健康爲主題的旅遊服務,包括醫療、養生保健、體檢、康復與護理等。 中醫特色醫療旅遊初露頭角 『特色醫療資源、明確服務定位使醫療旅遊強國在國際醫療旅遊市場上形象鮮明,擁有穩定的顧客群。』侯勝田認爲,中國醫療旅遊的發展需突出自身特色的資源優勢,形成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 目前,國內已有城市在探索醫療旅遊實踐。比如北京,不僅是國內旅遊業發展前沿之地,且中醫傳統歷史悠久,其中醫院與旅遊景區相結合的醫療旅遊更是國內中醫旅遊較早的典範。6月13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遴選出一批中醫藥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其中包括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等21家單位,形成一批體現北京中醫藥文化特點的旅遊服務項目。 廣東省中醫藥局與省旅遊局聯手,評選出首批19家『廣東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率先在全國打響『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的品牌,探索和推動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陝西咸陽依託傳統中醫保健資源和豐富的地熱資源傾力打造『中國第一帝都、養生文化名城』的品牌形象。 海南爲發展醫療旅遊,提出打造國家級中醫康復保健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國際科學養生島,其三亞中醫院推出的『中醫療養游』受到國內外遊客的推崇。 借特色拓展國際市場 『中醫注重人體調節,以預防、休養、保健爲主要目的,著眼於長久調理以求得身心健康,非常符合旅遊發展趨勢中的養生、健康理念。』侯勝田說,中醫藥不僅在疾病治療方面療效獨特,在養生保健、疾病預防方面也有明顯優勢。中醫藥資源豐富,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發展以中醫藥爲特色的醫療旅遊,優勢得天獨厚。而且,近年來,中醫藥事業大力發展,中醫體質學、中醫『治未病』等相繼推向市場,傳統的藥膳、按摩、推拿等養生保健項目也得到了新發展。 近年來,醫療旅遊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展勢頭迅猛。面對醫療旅遊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很多國家開始把醫療旅遊作爲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其中泰國、印度、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的醫療旅遊產業都得到政府支持並有明確的國家戰略。 如印度充分挖掘民族傳統醫學優勢,推出了包含印度阿育吠陀醫學、悉達醫學、傳統瑜伽在內的套餐式醫療旅遊服務;匈牙利憑藉天然、獨具特色的地熱資源,推動保健旅遊發展;韓國推出的醫療旅遊服務集中於具有顯著優勢的美容行業,將目標群體鎖定周邊地區遊客等。 『借鑑醫療旅遊強國的成功經驗,中國可發展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醫療旅遊,將健康性動機和文化性動機有機結合,形成有別於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鄰近醫療旅遊目的地國家的差異化戰略,突出自身特色優勢。』侯勝田說。 醫療旅遊與中醫事業相輔相成 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的推進,中醫藥在國際上地位不斷提高,中醫藥作爲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業,正面臨國際化發展的大好時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中醫藥爲特色的醫療旅遊將中醫藥文化融合在醫療旅遊產業中,既可爲中醫藥走向國際化提供內在動力,也可爲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提供載體。 因此,醫療旅遊需政府大力支持,相關方密切合作,制訂營銷策略,加強宣傳推廣,突出中醫藥特色醫療資源,服務定位明確,加強醫療旅遊國際交流,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侯勝田認爲,如果將中醫藥特色項目應用於醫療旅遊,可極大豐富中國醫療旅遊內涵,成爲中國醫療旅遊的增長點。反之,中醫藥醫療旅遊的興起與發展又可促進中醫藥事業的不斷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良性循環。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