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執】的熱播再度引發輿論對宮廷戲的爭論。青春懵懂的甄趾推浜糜焉蠣甲、安陵容身陷深宮,隨着劇情深入,『人人被害人人害人』的情節跌宕起伏,一些社會精英為之憂心,追問這種勾心鬥角的文化是社會之福嗎? 『勾心鬥角』不單單是【甄執】的文化,從【金枝欲孽】開始,接踵而來的眾多宮廷戲都開始圍繞『宮闈隱私』展開。看膩了大臣們台前的朝斗,再來看後宮的宮鬥,觀者在『虐心』的同時更體現着不一般的快感。 我很少看宮廷戲,被【甄執】吸引並緊追不捨純屬意外。一些專家對【甄執】嗤之以鼻,諸如『宮鬥劇會毒化社會心理,為職場陰暗心理推波助瀾』、『它可能導致年輕人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等論調甚囂塵上。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甄直糾粗皇且桓齙ゴ可倥、一個只求自保的文藝女青年,當她變成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獵殺者』時,這難道僅僅是個人慾望使然嗎?從骨子裡不愛權力、崇尚自由、追求真愛,變成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權力靠攏,這完全是『制度的失敗』。 『黑』甄終嘰蟮植換崛プ肪懇桓觥昂萌恕北涑傘盎等恕鋇鬧貧雀源,他們着眼的多是表面的『斗心』所呈現給觀眾的價值傷害。事實上,在【甄執】開播前的研討會上,『頂』甄終咚擔『該劇超越了是非善惡的二元對立,激起了人性的彈性,寫出了人性在極端境遇中可怕的變異,表現出個體命運在一個巨型的歷史面前,那種無助、無奈,還有悲慘的抗爭。』 一部劇之所以能走紅,除了藝術價值之外,還因為它一定迎合或滿足了當下的某種社會情緒。【甄執】固然是以『斗』來緊抓觀眾心緒的,但很大程度上也源於它潛藏着『職業寶典』的影子。正因為『辦公室政治』由來已久,觀眾才可能在消遣電視劇的同時產生共鳴。如果說『宮廷戲』為職場陰暗心理推波助瀾,那『諜戰劇』呢?幾年前的【潛伏】不同樣也被人奉為『職業寶典』嗎? 一部電視劇火了,『憂心者』總習慣於從價值觀層面來剖析其負面性,而且放大這種負面引導。【蝸居】當年最火的時候,一些人就認為該劇過於灰色,所呈現的價值取向不夠主流。影視劇等文藝作品固然要強調『向善向上』的價值引領作用,但它畢竟以娛樂功能為主。很多專家批評【甄執】這類『宮廷戲』歪曲歷史,可熟悉『甄幀鋇娜碩賈道這是虛構的人物,誰會從『歷史學』的角度去較真兒呢? 至於說到『宮鬥戲』對現實社會中價值心性的破壞,那多少有些誇大其詞了。影視文學作品本來就有『寫實』的功能,現實中存在的『黑影』為什麼不能放到作品中去呢?何況,在價值觀的培養與引導上,影視作品的說教與薰陶並不是萬能的。這就好比養孩子,孩子的品質、習慣的培養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不斷滲透。知識可以傳授,價值觀是不可以直接傳授的。孩子只會被自己尊敬的父母薰陶,通過模仿來吸收並內化成自己價值觀的一部分。在道德品質的培養方面,父母應少說教多做行為示範。養兒尚且如此,社會價值的引領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此說來,我們還真有必要為熒屏和現實所呈現出來的價值分裂糾結嗎?(陳方)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