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拉利跑到600歲高齡的明城牆上去玩『漂移』,類似的事件其實並不少見。 曾幾何時,多少商家熱衷於到萬裏長城舉行活動,覺得這樣才叫大氣,才叫高規格。直到今天,長城上的這些活動仍未絕跡。 還有故宮博物院,自從電影【末代皇帝】之後,一直都是各類影視攝製組取景的熱門地,更有諸如『三高』演唱會等活動喜歡拿紫禁城當噱頭。欣慰的是,如今沒有國家文物局的審批,就不能在故宮、長城、避暑山莊等世界遺產地任意拍攝影視劇了。 但更多的文物古蹟顯然還沒有享受到嚴格保護,包括大量如明城牆這樣的國保單位。大眾現在都比較熟悉『國寶』,也知道應該珍惜『國寶』。但與『國寶』一字之差的『國保』,顯然沒有被大眾如『寶貝』一樣珍惜。 『國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簡稱,指的是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等遺蹟。數據顯示,國務院公佈的前六批『國保』共計2351處。這些『國保』多為名勝古蹟,因為和所在地的旅遊休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為了管理方便,各種的景區管委會應運而生。 說起來,這些與旅遊部門糾結在一起的管委會,更像一個『怪胎』:權力說大不大,級別說高也不高,好像什麼也做不了主;可是能量說小又不小,幾乎掌控着一處國字號文物的命運。而且,保護工作做得少,利用卻有些過度,人們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門票漲價聲。在某些人眼裏,文物仿佛是搖錢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於是參觀人數越來越多,為了吸引遊客而增加的不合理建築和遊覽項目也越來越多。 其實,每一處文物,只有將其管理體制理順了,各種運作透明了,也許才談得上真正的保護。沒有真正的保護,任何的開發和利用都是無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一位西方學者曾說:我們有的,你們遲早會有;而你們所擁有的,我們永遠不會有。從這個意義上講,讓每一處文物遺產都能得到保護而不是過度開發、甚至是破壞,是政府,更是每一個公民替人類承擔的使命。(聞白)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