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块文化公司董事长郝明义依然记得1989年那次在北京,他要收一笔版税,为便于及时带走,和同行说好要“现金支付”。对方一口答应,“你要的钱我明天就派人送支票来”。一头雾水的他事后很久才明白,大陆人说“支票”通常等同于“现金支票”,而在台湾却一般是指“远期支票”。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两岸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类似的隔阂与误会仍会存在,却似乎不再那么扎眼。毕竟,许多词语彼此都知道对方的不同讲法了,有些甚至互相通用,比如“给力”一词,在台湾媒体上也屡见不鲜。 语词差异成交流谈资 2008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前夕,台湾旅游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大陆和台湾用语对照表,并请来专家给旅游业者授课,除教他们认简体字外,大陆的“土豆”等同于台湾的“马铃薯”,而台湾的“土豆”意指大陆的“花生米”。 两岸一度隔绝,近30年期间“老死不相往来”。即使上世纪80年代逐步打破藩篱、恢复交往,但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上,仍出现了部分字词在字形、发音、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实在不足为奇。 自两岸开放以来,语词差异引发的误会,一直是两岸同胞交流时的有趣谈资;两岸语词差异也成为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原来窝心在台湾是很贴心的意思啊,和我们大陆的意思正相反!”“原来台湾人说对某人‘很感冒’是对某人不太喜欢。” 语言和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时时演变,因为它们是直接反映和记录人们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生活在变,语言和文字自然也要变。两岸语言文字的差异,就是分头演变之果,是特定历史环境使然。两岸文字“求同化异”的秘诀之一,就是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坚冰,交流。 查找异义词有了好去处 差异往往令两岸民众在交流时闹笑话。据说,一名上海人委托其台湾同事从岛内买台“笔记本”给他,同事“不负所托”,精挑细选了各式大小纸质笔记本带回上海。上海人看了目瞪口呆,因为他所说的是台湾人称之为“笔记型电脑”。而一名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初次听到“猕猴桃”时,害怕了半天,心里嘀咕着“怎么大陆人流行吃猴子了”,后来才搞清楚原来是台湾说的“奇异果”。 近年随着两岸同胞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因彼此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在沟通上产生误解。于是,《两岸常用词典》和“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作为秘密武器,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两岸合编词典,对有异义的词汇进行解释和对照,无疑有助消除分歧和差异,方便两岸民众交流,以免产生上述那种不必要的误会。 两岸有异义的词汇不胜枚举,有的“同实异名”,指同一样事物,但叫法不同,大陆的“一次性筷子”,台湾则称“免洗筷”;有的“同名异实”,指同一个词语,意思却不同,如“窝心”,大陆是指“郁闷”,台湾则指“开心”;还有的是一方特有词汇,如台湾选举期间常说“拜票”,意即候选人到处拜访选民,争取选票,还有台湾选举时,民众常喊的“冻蒜”,就是指候选人“当选”之意。这些在《两岸常用词典》和“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查找,大都可得到满意的答案。 检视“趋同化异”的新指标 马英九在2008年提出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构想,希望借此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化解两岸文字与语意的差异。而近期,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八轮会谈在北京举行。根据会议发布的内容来看,从今年开始,除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共建网站、开展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以外,双方将共同发布反映两岸词语趋同变化等内容的两岸语文报告,共同建设两岸语料库。这将是检视两岸文字同异的另一个指标。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热络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两岸语词也呈相互影响和逐渐融合之势。 “衰”(倒霉)、“赞”(好极了)等源自闽南话的台湾口语,开始出现在许多大陆网民笔下,“作秀”、“封杀”、“福祉”、“愿景”等台湾常用词,也成为大陆媒体的常用词,“愿景”一词被收入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而大陆民众原创的“大腕”、“海龟”、“山寨”、“不差钱”等词也在台湾流行开来。 一位长期从事大陆新闻报道的台湾资深媒体人认为,过去都是港台流行文化“北上”影响内地,现在这种影响不再是单向的,大陆的流行文化也开始影响台湾,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可见一斑。(记者 任成琦) 编辑:秋痕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